-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樊迟问仁定稿1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子仲尼,鲁国诹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诸国,宣传其学说,终不为世用,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宣称“克己复礼为仁”。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何谓“仁” “仁”字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文》释为“仁,亲也,从人,从二”,《礼记》郑玄注:“仁”是“相人偶”之意,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在社会中都要履行义务,其本质就是人“应该做什么”,也就是说这些义务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这些义务的具体本质就是“爱人”,也就是“仁”,“仁”是一切美好德性的总和。真正“爱人”的人,就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 例如: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 总之,“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世界观,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一切关系的总原则,同时也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 “忠恕”之道——“仁”之方 “夫子之道,忠恕而矣。” “忠”是成就别人;首先是人与人的平等,其次是对君主的忠诚。 “恕”是不把己之不愿强加于人,孔子曾以“一道而贯之”来概括“恕”,他说:“推己及人之谓恕”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认为要做到忠恕的起点是什么? 入则孝,出则弟 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仁”之核心 “克”是指克制,“复”是指践行,“礼”是指合乎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行为规范 。 “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求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情感和欲望,使之符合“礼”的规定和要求。 孔子称自己“述而不作”,孔子认为自己并没有创造出一种思想。 周代的社会特点: 周代是一个“社会小共同体”:重视推荐和血缘亲情。 周代政治是一种“长者政治”、“族群政治”、“人各亲其亲,长其长”。 周代“孝高于忠”、“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君,殆不如父重”。 强调“长幼尊卑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 ——《韩非子·五蠹》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的谈话、与弟子的问答以及弟子间关于孔子思想的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献。《论语》语句简洁 ,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第一讲 樊迟、仲弓问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补充注释 冉雍(公元前522--?),冉氏,名雍,字仲弓。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卒年不详,小孔子二十九岁。出身寒微。早年拜师孔子,随孔子周游列国。回鲁后的第三年(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四十一岁的仲弓当上了季氏家族的总管,并曾向孔子问过政。 仲 弓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补充注释 子夏(约公元前507——公元前420),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教育家。公元前476年,受晋国卿大夫魏驹(桓子)及其子魏斯(后来的魏文侯)之邀,来到龙门西河(今山西河津一带)创立学堂,终身讲学,设教长达55年,培养了一大批著名人物,如魏文侯、李悝、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等,对战国时期政治、思想、军事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子夏为孔子高徒,小孔子四十四岁。《荀子·大略》云:“子夏家贫,衣若县鹑。”孔子六十八岁结束周游列国返鲁定居,子夏始投孔子门下,时年二十四、五岁之间。 子 夏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补充解释 樊须姓樊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齐国人,一说是鲁国人。他是一个农民,在其未拜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入党志愿书空白表格.doc VIP
- 山桐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激素和代谢组分析.pptx VIP
- 自动化机械臂教学课件.ppt VIP
- SH∕T 1827-2019 塑料结晶度的测定X射线衍射法(可复制版).pdf
- 中考英语语法综合专项训练400题及答案.docx
- TDE MACNO变频器DFNT变频器说明书使用手册英文版.pdf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智能宠物喂食系统设计与实现.pdf
- 【500kV变电站的电气部分设计100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