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文献检阅与理论探讨.PDF
組織中人際信任的形成之探索性研究
第二章 文獻檢閱與理論探討
儘管信任 、背叛及猜忌(suspicion)等主題長久以來皆為哲學家 、詩人與政治
人物的議題 ,但西方社會科學家針對人際信任的系統性研究卻是近年來的事
(Deutsch, 1958: 265; Tschannen-Moran and Hoy, 2000 : 549) 。約從 50 年代開始 ,
心理學者開始對於人際信任進行系統性研究 ,在 50 年代晚期 、60 年代早期 ,
針對信任 、不信任所進行的實證性研究大量出現 ,如 Deutsch(1958, 1960)對信
任與懷疑(mistrust)的研究 ,部分原因是出自於冷戰時期與日俱增的猜忌 ,而科
學家樂觀地相信科學會為危險且所費不眥的軍備競賽(arms race)找到一條出路 ;
而 60 年代晚期 ,年輕世代已經開始幻滅且對於當時的制度與權威有所疑慮 ,人
際信任的研究與此時代背景相呼應 ,並將研究焦點轉移到個體身上 ,如
Rotter(1967, 1971)對人際信任的測量與期望之研究 ;到了 80 年代 ,隨著離婚率
高漲與發生於美國家庭中的根本變化 ,人際信任研究的重心亦轉移至人際關係
上 ,社會學者此時繼心理學者之後 ,投入了人際信任的研究 ,如 Rempel 、
Holmes 與 Zanna(1985)即探討親密關係中的信任 ;至於 90 年代以後 ,隨著科技
與社會的變遷 ,信任再度成為社會學(Sztompka, 1999) 、經濟學(Williamson,
1993)與管理學(Kramer and Tyler, 1996; Lane and Bachmann, 2000)的研究主題 ,
相較於心理 、社會學者關注在個人 、人群發展 ,經濟學者則側重於論述人際信
任的經濟效益 ;此外 ,管理學者亦關注於人際信任的實質效益 (劉麟書, 2001:
13; Tschannen-Moran and Hoy, 1998: 335-337) 。
由上述的討論可知 ,早期人際信任主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學領域 ,其
後發展遍及社會 、經濟 、管理等學門 ,對人際信任此一主題 ,多元化的研究領
域顯示了信任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係 ,同時也突顯了信任研究上的複雜性(林淑
芳, 2002: 47) 。既然人際信任如此受到各領域的重視 ,不免令人好奇 :人際信任
在組織方面的研究中呈現出如何的景象呢 ?
第一節 組織中人際信任之研究
在組織研究(Kramer and Tyler, 1996; Lane and Bachmann, 2000) 中 ,「信任 」
是十分重要的議題 ,人際信任議題之所以在組織研究中受矚目 ,是因為人際信
任對管理與人際關係有重要的影響 ,雖然信任不被列於組織管理的要求之中 ,
但實則為影響組織效能的重要因素(王婷玉, 2003: 23; 陳美伶, 2003: 4) 。然而 ,
組織中的人際信任為何能影響組織效能呢 ?。此乃由於 「信任者 」(trustor)難以
掌握監控整個環境 ,因此對未來存有很多預設 ,若信任者考量過去與 「被信任
者 」(trustee)的互動經驗後 ,認為對方具有善意及可信任 ,以及其行為將朝向信
11
組織中人際信任的形成之探索性研究
任者所期待的方向 ,而非毫無方向的投機行為時 ,信任者即可簡化很多預設與
降低不確定感(王婷玉, 2003: 23) ,如 Anderson 即認為人際信任減少了實際的社
會情境中不確定性的主要來源(轉引自 Chadwick-Jones, 1976: 343) ,不確定性的
降低使組織成員得以預測未來(Makin, Cooper, and Cox, 1996: 9) ,當成員對彼此
的行為有了一個可期待的方向時 ,即可減低互動的複雜性 ;其次 ,若信任者認
為被信任者是可信任的 ,信任者將較有自我吐露的意願 ,能與被信任者分享個
人的情感 、價值觀與資訊(許道然, 2001a: 278) ,而促成彼此間的坦誠溝通及得
到被信任者的社會支持 ,並可增進相互的瞭解 ,有助於澄清彼此的需求與期待
,使得溝通品質得以提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