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章非市场影响的灾害损失评估.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非市场影响的灾害损失评估

第五章 非市场影响的灾害损失评估 防灾科技学院 唐彦东 第五章 非市场影响的灾害损失评估 第一节:市场评价方法 第二节:显示性偏好方法 第三节 :叙述偏好方法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估 第一节:直接市场评价方法 市场评价法:利用市场价格(影子价格),赋予非市场影响以价值。 一、生产率变化法 二、恢复成本法 三、疾病成本法 一、生产率变化法 基本假设:环境等非市场产品的质量是市场产品生产的投入要素之一,其质量的变化势必会影响生产率,引起生产成本,进而造成市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变动 一、生产率变化法 森林砍伐造成土壤损失3%,受影响的区域有100公顷,土壤减少导致玉米产量减少2%,假设未受影响前,产量为每公顷7500公斤,玉米的市场价格为每公斤2.0元,则因森林砍伐造成的损失。 剂量—反应法(dose response technique) 剂量—反应法的目的在于建立损失和造成损失原因之间的关系。 二、恢复成本法 当一种非市场影响是可以恢复的,即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那么我们可以采用恢复成本法来评估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二、恢复成本法 当恢复成本小于非市场产品的价值时,即CV时,恢复行为是有效率的,但采用恢复成本将低估损失; 当恢复成本大于非市场产品的价值时,即CV时,恢复工作不应该进行,但是,当采取了恢复措施时,采用恢复成本法将高估经济损失。 三、疾病成本法 (1)人的健康状况下降、疲劳、疾病和死亡等,导致人的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从而导致收入下降 (2)与环境变化相关的疾病的增加,导致医疗和预防费用增加。 三、疾病成本法 疾病成本法(cost of illness approach)主要依据因疾病造成的收入损失和医疗费用来评估环境等非市场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三、疾病成本法 L: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导致的疾病损失成本; Li: i类人由于生病不能工作所带来的平均工资损失; Mi:i类人的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医药费、治疗费等)。 第二节:显示性偏好方法 显示性偏好理论(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是由萨缪尔森提出来的,其基本精神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的购买行为暴露了或显示了其内在的偏好倾向。 第二节:显示性偏好方法 这是一种不基于“偏好关系—效用函数—消费者选择”的逻辑思路,而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即“消费者选择—偏好关系”。 第二节:显示性偏好方法 一、防护费用法 二、特征价格法 三、特征资产定价法 四、旅行成本法 五、方法的选择 一、防护费用法 防护费用法依据的是人们愿意用于治理或预防可能发生的损害的支出,这时的支出被认为是人们对潜在危害的最小的主观评估值。 一、防护费用法 优点: 相对简单,比较容易计算 缺点 (1) 忽略了可能存在的消费者剩余。 (2)防护性支出水平由于受收入条件的影响,也会使评价结果偏低。 二、特征价格法 特征价格法(Hedonic Price Method,HPM)通过产品的属性和价格之间的联系来确定特定特征或属性的经济价值,是处理具有不同特征或属性的产品与价格之间关系时广泛使用的一个模型。 (一)特征价格法的起源与发展 沃夫(Waugh)于1928年分析了质量因素对于芦笋价格的影响。 P=0.138×绿色部分长度-1.534×支数-0.296×直径的差异+常数 (一)特征价格法的起源与发展 1939年,考特(Court)对汽车价格进行分析,认为是第一个使用术语“Hedonic”命名这一方法的学者。 汽车价格:净重、轴距和马力 (一)特征价格法的起源与发展 1966年,兰卡斯特(Lancaster)发表了《消费者理论的新方法》 1974年罗森(Rosen)发表了《特征价格和隐含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产品差异》 二者奠定了特征价格法的理论基础 兰卡斯特消费者理论提出了三大假设 1、商品本身不会对消费者产生效用,商品的特征产生效用; 2、一种物品具有一种以上的特征,不同物品间也可能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3、组合后的商品具备的特征可能与原先个别物品所具备的特征不同。 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森就产品特征提出了市场供需均衡模型。至此,特征价格理论发展为一个基本完善的理论 。 Ridker和Henning(1976)首次利用住宅价值推算空气污染改善带给居民的效益。 (二)特征价格法基本原理 商品价值=特征1价值×特征1数量+特征2价值×特征2数量+…+特征n价值×特征n数量 1、特征价格和隐含价格 特征价格(P):商品价格与商品特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特征的隐含价格(pi):构成商品或服务特征的非市场产品的价格,特征的隐含价格与特征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特征的隐含价格函数。 特征价格 隐含价格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 2、特征价格和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