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课件(鲁).ppt

  1. 1、本文档共5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 病 学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主讲教师:鲁 纯 纵 绪  论 一.温病学的概念: 含义: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 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 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任务:   温病学在于阐明温病的发生原因,病变机理,传变规律,辨证论治方法及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地控制疾病,促进患者机体恢复,保障人民的健康。 二.温病学的源流(发展概况) (一)萌芽阶段(战国----秦汉晋隋唐时期) 特点:这一时期对温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 这一阶段的医学文献中,对温病还没有专门的 论述,只有一些具体的记载。 1.《内经》中温病因证脉治的记述 病名方面: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历温病”,“温病乃起” 病因方面: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温病外因)。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脉证方面:《素问·论疾诊尺篇》:“尺肤热甚, 脉盛躁者,病温也”。 《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 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 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 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又有“热者寒之,燥者濡之”等。 2.《难经》提出了温病属广义伤寒。《难 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 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3.《伤寒论》为温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外感疾病的专著。论中所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 寒者,为温病”。(第六条) 不少治疗方剂,如清热法的栀豉汤,白虎汤,攻下法的承气汤诸方,清热滋阴的竹叶石膏汤,黄连阿胶汤等,都可直接用于温病的治疗。 4.晋代王叔和阐述了温病的病因学说。 他在“伤寒例”中指出:冬受寒邪,发于所感之时为伤寒,如未即时发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发为温病,至夏发为暑病。 王氏还指出,在受寒为病的过程中,如更感异气,则可至温疟、风温、温毒等疾病,此对后世的伏邪兼新感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此外王氏还认为四时气候反常,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乃时行之气所致,这是对疫病病因的新认识。 5.隋代巢元方论述了热病、疫病的成因和特点: 他在《诸病源候论》中,对温热病、时气病、疫疠病均有专门的论述 他认为发于春夏的温热病,是辛苦之人感受冬令寒毒藏于肌骨所致,并认为伤寒是触寒毒之气为病,不染他人,而温病是因岁时失和,人感“乖戾之气”,病气转向染易,死亡率较高. 6.唐代孙思邈、王焘创制了一些防治温病的方剂。 孙思邈《千金方》将温病列入伤寒门内,他温病可预防并强调要及早治疗,并创制 了葳蕤汤治疗风温,大乙流金散、雄黄散等以辟温气等。 王焘《外台秘要》不仅将天行温病另列一门,且记述了很多防治温病的方剂。如引葛洪的《肘后方》中的黑膏方治温毒发斑等,仍为现代医家所常用。 总之,唐以前对温病有一定认识,但理论 还较朴素,治疗方法不多,在概念上温病与伤 寒未有明确界限。所以此期为温病学的萌芽阶 段。 (二)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特点:随着对温病的不断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有关温病的治法和理论均有了新的发展,温病 学开始突破伤寒学说的框架,向着形成自身独 立体系的道路迈进。 内容: 1.温病治疗学的新突破: (1)宋代朱肱主张灵活应用经方 他认为:桂枝汤西北二方之人四时皆可应用,而在南方江淮之间,则惟冬季及初春可行,自春末到夏至后,则须加黄芩、石膏。知母等寒凉药。若病人素体虚寒,则亦可不须因时加药。 (2)刘河间主张热病的治疗以寒凉为主 刘氏认为,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从火热而化。 明确指出热性病初起治疗不可纯投辛温,对邪热在表者,常用滑石、石膏、葱白、豆豉等辛凉清疏、开发郁热,改变了以麻桂解表的旧方法。 对于热盛于里,则注重清热解毒方剂和通里泄热方剂的运用。每用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苦寒攻下,泻火清热。 刘氏对表里同病者,自制表里双解的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以“通解表里”。 2.温病理论上的新进展: 元末医家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指出:温病在名称上不得混称伤寒,温病的发病机理是热邪自内达外,虽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