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视角下的企业——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质疑.docxVIP

知识视角下的企业——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质疑.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视角下的企业——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质疑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1O期 知识视角下的企业 —— 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质疑 李建华 (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433)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缺陷在于:不能由不完全契约导出将”剩余控制权”或 “剩余索取权”赋予特定一方的结论;动力机制不足以解释企业发展的事实;委托代理和产权理 论不能解释资本主义企业的合理性.2O世纪末以来的社会经济基础日益凸现新制度经济学企业 理论的缺陷,知识在理解企业的性质和组织上具有基础意义. [关键词]知识;企业理论;不完全合同;委托代理;产权 [中图分类号]F091.3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6X(2006)1o—O012-一06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主旨在于论证资本主 义企业制度的优越性,而资本主义企业则是新制度 经济学企业理论的社会经济基础.2O世纪资本主 义企业的发展为新制度??济学企业理论的传播奠定 了很好的基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制度经济学 企业理论是完美的.对任何理论来说,理论前提都 是极为重要的.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既没有讨论 也没有表明其理论前提,通过分析其论证过程中的 疑点,可以找到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前提. 一 ,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质疑 (一)不完全合同与剩余权利安排之间的逻辑 缺陷 不完全合同或者合同的不完备性,是新制度经 济学用以说明剩余控制权或者剩余索取权被赋予特 定人群(资本提供者)的重要依据,关于新制度经 济学企业理论的质疑首先在:F:不完全合同并不能 作为论证剩余索取权或者剩余控制权被事先赋予特 定人群的根据. 合同不完备性在理论上意味着很难通过良好的 事前合约来规范交易.合同完备性涉及未来的不 确定性和事前合同涉及的所有未决事项.这些未决 事项千差万别,对每一项具体的活动,不同参与者 能够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引起的后果也是不同 的.组织超越个人能力的根源和企业超越个人效率 的根源正在于集体智慧,而集体智慧之所以能够大 于个人智慧在于个体知识的差异和个体的自由.如 果承认企业的”团队生产”效率大于个人效率,就 意味着必须承认集体智慧,从而必须承认发挥每个 人智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企业发展涉及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事实本 [收稿日期]2006—08—03 [作者简介]李建华(1969一),男,河南孟津人,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经济 学博士. *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意见,笔者已作了相应的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身,要求以充分发挥企业成员各自智慧为基础的组 织学习和知识创新.如果承认不同的企业成员各自 在不同业务,不同工作方面的特长和能力具有差 异,那么,发挥他们各自专长的要求决定了他们各 自必须具有一定的决策权.而要使这样的决策权适 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就必须使得他们拥有相应的权 利.企业参与主体在不同业务中的能力,特长,作 用,地位具有差异,因而,在什么事情上什么人拥 有控制权,既不应当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企 业统一体中,效率要求决策和控制权具有灵活性. 这与事前剩余索取权和事前剩余控制权的安排发生 冲突.如果存在这样的人:他事前就具有处理不完 全合同涉及所有事项的知识和能力,那么把剩余索 取权或剩余控制权安排给他当然是合理的;但是, 存在这样的人就意味着完全合同. 在企业这一合同集中,事前赋予非人力资本所 有者(或者其他)一方,以最后决策权的判断,不 能由合同的不完备性中推导出来.通过”不完全合 同——剩余索取权或剩余控制权安排”这样的逻辑 框架论证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优越性,需要附加条 件.这个条件就是享有剩余索取权或剩余控制权的 人(企业所有者)必须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优于不享 有剩余索取权或剩余控制权的人.当我们注意到企 业发展的创新及其扩散和知识对于企业的基础意义 时,即使承认剩余控制权要符合效率要求的论证原 则,也不能由此推论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合理性. (二)动力机制的逻辑缺陷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关注企业制度的构建, 为什么资本主义企业制度要比其他企业组织优越? 它强调监督和激励的动力机制,强调剩余索取权和 剩余控制权,中心缔约人,声誉等权利对最终监督 者的激励作用.可以说,关于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的解释,是新制度经济学获得广泛认同的重要原 因.但是,关于动力机制的阐释并不足以彻底论证 资本主义企业的成功. 这里的问题关键在于:有动力不等于有能力, 想做到不等于能做到,愿望不等于现实.即使监督 人有监督的动力,经理和员工愿意服从监督人的指 挥和安排,并且能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