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分析 《考试大纲》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要求掌握9种修辞手法,即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借代、对偶、反复。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点 : 比喻就是“打比方”。 ⑵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 ⒉拟人 拟人的特点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例如:太阳公公笑了。 3.排比 ⑴排比的特点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2)排比的种类 ①成分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②句子排比。例如: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阳。 ⒋夸张 ⑴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2)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7.对偶 ⑴对偶的特点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是用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借代 ⑴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又如:两个红领巾向我们走来了。 9、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 1.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2.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3.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反复和排比的区别: 反复是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 排比是是结构相似,语句有所变化。 (二)明确修辞的表达效果 ⑴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⑵拟人: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⑶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⑷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丰富联想,以创造意境。 ⑸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⑹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三)高考选择题例析 例1(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例2、(高考·辽宁卷)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 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语言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想。 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 ——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D.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 ——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强调语意、强化语势的作用,又使语言表达跌宕有致,同时也抒发了强烈的感情。此外,还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 【分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 本题既考查了修辞方法的判断,也考查了修辞的作用分析。B项比拟修辞的判断是正确的,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 第8课 立体面具 课件(共16张PPT).ppt VIP
- 基于巴马小型猪的智能针灸机器人仿人针刺初步实验.docx VIP
-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docx VIP
- 《大学物理》全套教学课件(共11章完整版).pptx
- 2019款东风标致508L-R83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示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产后并发症》课件.ppt VIP
- 2023款上汽通用别克昂科威Plus五座精英四驱豪华艾维亚版型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心脏瓣膜病课件.ppt VIP
- S51816S518雨水口 标准图集.pdf
- 标准图集-07FG04-人防工程图集-钢筋混凝土门框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