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 目: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姓 名: 李远明
学 号:
系 别: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1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 2
1.1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的现实效果评价 3
1.1.1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4
1.1.2有效的终结性评价策略 4
2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5
2.1建立地理空间概念的教学方法 5
2.2以地图为教学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 5
参考文献 6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摘要: 信息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其影响遍及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使人们的观念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流、而多媒体教学的引人,以其鲜明的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日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同,正逐步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当前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虽然很多中学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多媒体技术条件,而且很多地理教师也具备了一定的多媒体操作技术,但是在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或者是传统的,这样反而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弄巧成拙,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 课件素材 素质教
正文
中学地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其优势是传统地理教学无法替代的主要表现在地理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地理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地理信息存储的大量性,地理信息过程的交互性,地理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往往只是文字、声音、图象等素材的简单拼接与堆砌,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即使是质量较好的CAI课件我们也发现其通用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都不理想。尽管课件“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出来,更系统、更直接、更快捷地贯彻教学目标,部分地替代了教师的作用”,然而,课件固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模式化了思维过程,机械化了教学程序,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信息交流,“即使一个课件制作出来,应用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我们用科学的评价体系证明它是一个优良的课件,但也只能应用于特定的教学情境”“经过学者们研究和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整体型的教学课件,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挥,不适应于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
1 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
1.多媒体教学目的不够明确,例如,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中“地球上的大气”一章的教学目的是
①了解大气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及各大气分层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②了解太阳辐射及其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理解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和热状况,初步形成自然界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的观念。
③了解大气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理解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
④理解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懂得气候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相互影响,以及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护气候资源的意义。
2.能力方面:
①能运用模式图、分布图、示意图等,阐述并分析大气中一些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形成、特征及分布规律。
②学会查阅当地的气象资料,并运用气象资料分析当地气候的主要特征。
3.思想品德方面:
通过大气各要素之间、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的教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但是有些老师没有目的性的采用满贯的形式展示地球大气圈层的所有相关知识,甚至偏离目的的讲解分析大气圈层在全球的分布及各地的人们对大气圈层的认识,及介绍有些国家及政府颁布的政策忽略对大气圈层的保护等产生偏激的言论。
4.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黑板搬家”的现象,学生、教师和教材是构成教学系统的三大基本要素。在这个系统中,教材作为教学媒体,本身是“死”的,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和教学主导的教师是“活”的,因此,教材和学生、教师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只有解决了这之间的矛盾,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解决这种矛盾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巧妙地把这“死”的教材变“活”,创新使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