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教育技术学会09年会任伯江的.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ill Huitt 慨嘆︰「我對“人本教學”理論全心推祟,但是對現實社會來說,很難接軌。   “人本主義”豐富的內涵對成人學生卻是起了非常重大的潛在動機。」 引言: 『信息(information) 是數據,是沒有生命的。 技術(technology) 是個媒體、一則系統、一道橋樑,具有目的,配合一種思維和技能,給人使用和操作。 教育(education) 是生活、傳意、情意智慧之根源,給人帶來希望和生命』 6.2 互動交流教學法:    人本學習的主要元素(N、Flanders) 13. 建議: 把教育人為本課題為本科生必修科 積極培養大專院校老師以下幾個課題: I. 思考傳意 II. 人際關係教育:理念與實踐 III. 微觀教學傳意(包括口語、人際、各種微觀教育法) IV. 以教育信息技術及James Finn的教育傳意理念為依 歸設計傳意理論及實踐課程 V. 創新課題:編製網上道德教育課程 - “傳媒素養” VI. 以上所提供的課程必須配合教學市道 VII. 加強學習動機及需要課程,以AH. Maslow, Brian Tracy等心理學家之理論為依歸 VIII. 設計EQ與AQ配合Perception理論課程及工作坊 以上課題必須設教學實習,以實踐以上課題。 * * 任伯江 日期: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四日 地點:福建省福州市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A Communication Reflection 人性化教育、傳意與技術的整合「人與仁」教與學的反思 (任伯江, 1984, 2009) 1.1 中國 甲、孔子、孟子: .因材施教 .思考的靈活性 .循序漸進 .感性為基礎,理性為根源 .學而不思則惘 .學而時習之 「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危。」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 1. 人為本:中國與西方的基本概念: 丙、陶行知:知、情、意、行(B. BLOOM’S “Ed objectives”) 丁、蔡元培 《對於學生的希望 》 「在學校不能單靠教科書和教習,講堂功課固然要緊:自動自習, 隨時注意自己發見求學的門徑和學問的興趣,更為要緊。」 乙、王守仁︰       聖人之學,心學也       學以求盡其心而已。 e.g. 儒家所謂:「求仁得仁,欲仁而仁至。」 培養學生修身養性,以無私態度利於他人,一個內省過程,一種自主性,自發性的行為。(老師以自作則。) 戊、傳統思維“歸納式”由「內」而「外」…… 2. 外國 a、蘇格拉底 (469-400BC) 的產婆術 (“ to educate, to draw”) b、柏拉圖 (428-348BC) 的辯証法 (“logos, ethos, pathos”) c、亞里斯多德 (384-322BC):著重道德品質教育、全人教育, 以發展學生身、心、 理智、靈魂教育為主 d、夸美紐斯 (1592-1670): (i) 直觀 (ii) 循序漸進 (iii) 啟發學習願望與主動性,使兒童得到美的享受, 感覺到愉快,樂於學習 e、洛克 (J.Locke)(1632-1704): (i) 身體力行 (ii) 內思外行 (iii) 習慣的形成 (NLP) f、杜威 (J. Dewey)(1859-1952):   (i) 教育即生活、健康的思想與延續 (ii) 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施教 (iii) 從做中學習 g、布魯納(J. Bruner): 創造一個愉快、美好、果斷和認真的人, 懂得分析和作解難的思想方法 IT應用-教學目的為本 h、馬思魯 (A.H. Maslow): 原始、生長、自我實現和精神需要 i、克勒 (John Keller)︰ “ARCS”- 學習動機 人本教學 .因材施教 .循序漸進 .教學知其心 .啟發善導 .知、情、 意、行 .同理心 .辯証法 .身、心發展 .個別差異 .傳意為根 .思考、情意、 果 斷、 決策能力 .學生為本 3. 中外人本教學概念整合與兼容: 中國學說 西方學說 4. 人本教學法的理念 (學生為本) 4.1 自我觀的成長過程 自我觀的詮釋 (a)自信、自重、自尊 (b)成功與失敗的經驗 (c)對自己的認識:現實世界、自我保護、發展    潛能、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