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油在废水中存在的状态 含油废水中的油类污染物,其比重一般都小于1,但焦化厂或煤气发生站排出的重质焦油的比重可高达1.1。 ① 悬浮状态(可浮油 ): 油珠粒径较大,可用自然上浮法分离; ② 溶解状态(溶解油): 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一般为几个mg/L; ③ 乳化状态(乳化油 ): 油珠粒径0.5~25μm,需要采取气浮法或混凝法分离。 作用:去除比重和水差不多的悬浮物质。 三种溶气方式比较: (1)与全部进水溶气相比,部分进水溶气和出水回流溶气两种方式用于加压溶气的水量只分别占总水量的30~35%和10~20%;更节能;设备容积大大减小。 (2)在相同能耗下,出水回流溶气压力可大大提高,形成的气泡更小,更均匀,更能得到充分利用; (3)当采用混凝气浮时,出水回流溶气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剂,减少投药量,并避免絮凝体破坏。 溶气系统 小结: ①气浮法只适宜于去除水中的疏水性颗粒,如乳化油; ②对于亲水性颗粒(如纸浆纤维、煤粒、重金属离子等),就必须投加合适的药剂(浮选剂),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即改善颗粒表面的亲水性能),同样可用气浮法分离。 ③对于颗粒很细小的微粒,直接气浮效果较差,可投加混凝剂以提高其气浮效果。 * * 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 第五节 气浮 知识目标 ● 理解隔油原理 ● 理解气浮原理 ● 了解气浮系统的组成 能力目标 ● 掌握隔油系统的操作 ● 掌握气浮系统的操作 第四节 隔油 ★含油废水来源: 石油开采及加工业(炼油厂、煤气厂)、固体燃料热加工(焦化厂、煤气厂)、纺织工业中的洗毛废水、轻工业中的制革废水、铁路及交通运输业、屠宰及食品加工以及机械工业中车削工艺中的乳化液等。其中石油工业及固体燃料热加工工业排出的含油废水为其主要来源。 第四节隔油 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 ★ 隔油:隔油法主要用于含油废水的处理, 利用水中的油比重比水轻的原理将油分离去除。 第四节隔油 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 ★ 油品对环境的危害: 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系统、植物、土壤、水体的严重影响。(形成油膜,妨碍空气、水及肥料的迁移,毒害作用)。资料表明,向水面排放1吨油品,可形成5X106m2油膜。 ★ 油品通常自然上浮法分离,设备为隔油池, 第四节隔油 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 2 斜板隔油池 ★ 隔油池结构形式: 1 平流式隔油池 与平流式沉淀池在构造上基本相同 可分离油滴的最小直径约为60um,相应的上升速度约为0.2mm/s。含油废水在斜板式隔油池中的停留时间一般不大于30min,为平流式隔油池的1/4—1/2 第四节隔油 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 发展方向:油珠粗粒化技术 研究思路:根据Stocks公式,u∝d2,如能增大油珠的粒径,可显著的提高油的自然上浮速度u,从而提高油的去除率。 第四节隔油 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 隔油法的局限: 仅依靠油滴与水的密度差产生上浮而进行油、水分离, 油的去除率一般为10-80%,隔油池出水仍含有一定数量的 乳化油和附着在悬浮固体上的油分,一般难以直接达标。 方法:设法在水中产生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有时还需要投加混凝剂或浮选剂),使水中的悬浮物与空气泡粘附在一起,靠气泡的浮力(视密度1)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而加以去除,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 固-液分离 液-液分离 第五节 气浮 一 气浮法概述 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 ★ 气浮法的应用 (1)分离水中的细小悬浮物、藻类及微絮体; (2)回收有用物质:如纸浆、细小纤维等; (3)代替二沉池,分离和浓缩活性污泥; (4)分离回收含油废水中的悬浮油及乳化油, 如食油工业废水中所含的油脂; (靠自然沉降或自然上浮难以去除的) (5)分离表面活性物质和金属离子(加浮选剂)。 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 第五节 气浮 一 气浮法概述 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 第五节 气浮 二、气浮原理 (一)水中悬浮物与气泡相黏附的条件 实现气浮分离的必要条件 A、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数量的微细气泡。 (气泡理想尺寸为15~30μm) B、必须使气泡与悬浮物产生粘附作用,从而 附着于气泡上浮升。 (悬浮物具有疏水性质) 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 第五节 气浮 二、气浮原理 (一)水中悬浮物与气泡相黏附的条件 ①气泡在颗粒表面析出 ②气泡与颗粒吸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