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械设计第十二章(2).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2-7流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一)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基本方程是流体膜压力分布的微分方程。它是从粘性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作了一些假设条件后得出的,这些假设条件是:流体为牛顿流体;流体膜中流体的流动是层流;忽略压力对流体粘度的影响;略去惯性力及重力的影响;认为流体不可压缩;流体膜中的压力沿膜厚方向不变。 A B X Y Z X方向的平衡 v 牛顿流体摩擦定律 1.油层的速度分布 对y积分后得 根据边界条件决定积分常数C1及C2:当y=0时,u= V; y=h(h为相应于所取单元体处的油膜厚度)时,u=0,则得 层流速度u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项表示速度呈线性分布,这是直接由剪切流引起的;后一项表示速度呈抛物线分布,这是由油流沿x方向的变化所产生的压力流所引起的。  2.润滑油流量 当无侧漏时,润滑油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任意截面上单位宽度面积的流量为 将式 代入并积分后,得 设在 p=pmax处的油膜厚度为h0(即 时,h=h0),在该截面处的流量为 该式为一维雷诺方程。它是计算流体动力润滑滑动轴承(简称流体动压轴承)的基本方程。可以看出,油膜压力的变化与润滑油的粘度、表面滑动速度和油膜厚度及其变化有关。经积分后可求出油膜的承载能力。由雷诺方程及图示的压力分布也可以看出,在hh0段,速度分布曲线呈凹形, ,即压力沿x方向逐渐增大;而在hh0段,速度分布曲线呈凸形, ,压力沿x方向逐渐降低。在其间必有一处的油流速度变化规律不变,此处,其压力 p 达到最大值。由于油膜沿着x 方向各处的油压都大于入口和出口的油压,因而能承受一定的外载荷。 当润滑油连续流动时,各截面的流量相等,由此得 形成流体动力润滑(即形成动力油膜)的必要条件是:  相对运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 被油膜分开的两表面必须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运动方向 为使油从大口流进,小口流出。 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供油要充分。 1.起动前阶段 轴颈静止时,轴颈处于轴承孔的最低位置,并与轴瓦接触。此时两表面间自然形成一收敛的楔形空间。 2.起动阶段 当轴颈开始转动时,速度极低,带入轴承间隙中的油量较少,这时轴瓦对轴颈摩擦力的方向与轴颈表面圆周速度方向相反,迫使轴颈在摩擦力作用下沿孔壁向右爬升,随着转速的增大,轴颈表面的圆周速度增大,带入楔形空间的油量也逐渐加多。这时,右侧楔形油膜产生了一定的动压力,将轴颈向左浮起。 (二)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F F ω 3.液体润滑阶段 当轴颈达到稳定运转时,轴颈便稳定在一定的偏心位置上。 F ω (三)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和承载能力 直径间隙 半径间隙 偏心率 偏心距 相对间隙 最小油膜厚度hmin O1 O ?a ω F e hmin 根据余弦定律可得 任意位置的油膜厚度 O1 O ?a ω F e hmin A ? R h r 压力最大处油膜厚度 极坐标形式的雷诺方程 将上式从油膜起始角到任意角进行积分,得任意位置的压力,即 压力在外载荷方向上的分量为 把上式在到的区间内积分,就得出在轴承单位宽度上的油膜承载力,即 为了求出油膜的承载能力,理论上只需将py乘以轴承宽度B即可。但在实际轴承中,由于油可能从轴承的两个端面流出,故必须考虑端泄的影响。这时,压力沿轴承宽度的变化成抛物线分布,而且其油膜压力也比无限宽轴承的压力低,所以乘以系数C’,C’的值取决与宽度比B/d和偏心率χ的大小。这样,在φ角和距轴承中线为z处的油膜压力的数学表达式为 对有限长轴承的总承载能力为 承载量系数Cp 结果 结果 式中Cp为一个无量纲的量,称为承载量系数,η为润滑油在轴承平均工作温度下的动力粘度,Pa·s;B为轴承宽度,m;F为外载荷,N;V为轴颈圆周速度,m/s。   Cp的积分非常困难,因而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作成相应的线图或表格供设计应用。在给定边界条件时,Cp是轴颈在轴承中位置的函数,其值取决于轴承的包角α(入油口和出油口所包轴颈的夹角),相对偏心率和宽径比B/d。当轴承的包角α(α=120°,180°或360°)给定时,经过一系列的换算,Cp可表示为:  (四)最小油膜厚度hmin hmin越小(χ越大),B/d越大,CP越大,轴承的承载能力F越大。 式中:Rz1、Rz2——分别为轴颈和轴承孔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对一般轴承,可分别取Rz1和Rz2值为3.2μm和6.3μm,或1.6μm和3.2μm;对重要轴承可取为0.8μm和1.6μm,或0.2μm 和0.4μm。    S——安全系数,考虑表面几何形状误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