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3《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4、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B、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C、容易放松对清政府警惕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慈禧太后在《辛丑条约》签定后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西方列强“不侵我土地”的根本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列强已将中国土地瓜分完毕 B、列强侵华主要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 C、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D、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 9、林则徐禁烟运动的意义在于 A、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B、显示了反对外国侵略的决心 C、抵制了西方国家的武装侵略 D、维护了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 10、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战争后果相同 11、史书记载:“六月初六……(同治帝)登宝座,(各国)使臣行六鞠躬礼,不跪。阶旁设黄案,使以次立读国书。”这件事最早发生在下列哪个条约签定以后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5、下列条约中均有割地、赔款、开埠三项内容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6、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矛盾有两对 B.由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C.决定了中国革命任务的双重性 D.中外矛盾自始自终占主导地位 * * 2010历史高考专题复习 精品系列课件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追求财富和幸福生活 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普通民众深受封建思想的束缚 思想文化 在全球范围抢夺殖民地 闭关锁国 对外政策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 经 济 确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政 治 英 国 中 国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对比: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中国: 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英国: 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背 景 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英国希望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侵略者的经济利益 鸦片战争的过程 (1840-1842) 《南京条约》 及其附件 内容: 后果: 割地、赔款、开埠、关税协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赁土地房屋居留 丧失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自主权 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社会性质的改变: 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 革命任务的改变: 经济结构的改变: 阶级结构的改变: 自然经济瓦解、中国近代工业产生,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自然经济瓦解,导致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产业工人的增多,工人阶级随之出现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根本原因: 英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综合国力强盛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落后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例题: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朝统治者腐朽无能 C、清政府闭关锁国 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D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秋——1860年) 原 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列强借口“修约”未能如愿 继续扩大中国市场 过程: 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为什么? 攻陷广州、《天津条约》、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俄国侵占中国土地 影响: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1)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目的相同 (2)战争性质相同 (3)战争影响相同 继 续 扩 大 (1)侵略势力增多 (2)侵略时间扩大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