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能形成香.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镇能形成香

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是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曾名乌墩和青墩。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古镇风情 水上集市 蓝印花布 茅盾故居 江南木雕陈列馆  江南木雕馆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东栅老街,房屋主人原为徐霭,系绍兴上虞人,靠酿酒发家,后又开了酒店、米行、粉坊等,发家后就建起了这座豪宅,乌镇人称“徐家厅”。徐家厅是一座四开间江南传统豪宅,东侧有沿街店面和二进楼厅,后进有附属房舍,东厢水廊下有平房。西侧沿街为石库墙门,内有3间楼房和两楼厅。徐家厅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建筑物上的精美木雕,几乎整座楼的木构件都有雕刻,尤其是梁柱、窗户等木构件雕刻更是精细,因此也有人称其为“百花厅”,在这里设木雕馆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桥为骨,水为肤。乌镇是一位秀气的江南女子。在这个清爽的秋季,她明眸皓齿,巧笑倩兮,以一种令人心悸的美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坐在乌篷船上,在水中漫游。船身窄长,两头微翘。篷是半园形的,用竹篾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这样的乌篷船,在清代张潮的幽梦影中游过,在周作人的《苦雨集》中游过,也曾载着青年茅盾从这里扬帆远航,走向世界。今天,我们也有幸驾一叶轻舟,在“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情愫中,一起悠哉!游哉! 小桥流水 桥是乌镇不可或缺的元素。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可谓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这些桥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每座桥都不尽相同,处处体现这个地方的文化韵味。 枕水人家 乌镇的街道、民居皆沿溪或河而建,可谓“人家尽枕河”。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茅盾曾在《大地山河》描述过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lu声唉乃,飘然而过……” 故,乌镇被誉为“江南最后的枕水人家” 石板小巷 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作为历史古镇,乌镇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 * * * 一条流水贯穿全镇,它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两岸房屋建筑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水中不时有乌篷船依呀往返;岸边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乌镇地处二省三府七县的交界处,河道密布,四通八达。四乡八邻的镇村居民习惯于在清晨摇着船早早的出来喝早茶,顺便赶个早市,把家里种的蔬菜和养的家畜带到集市买卖,添补家用,逐渐的就形成了集市,非常热闹。临河的居民只要吆喝一声,船就会摇到水阁边,不出门也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很受居民喜欢,所以至今仍兴盛不衰。 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系蓝印花布制作基地,也是蓝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 俗称“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用棉线纺织、黄豆粉刮浆、蓝草汁印花,纯粹手工、环保。主要产品有成衣、三角头巾、茶杯垫 、折扇、桌布、门帘、雨伞、手机袋、钱包、背包、各式象形挂件等,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 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10 年春离乡求学,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茅盾故居位于乌镇观前街和新华路交界转角处,是我国江一带常见的传统木构架民居建筑。 香市从清明节开始,约半个来月。清明节那天,乌镇西南20公里处的含山有个“轧蚕花”的庙会,赶会者从含山下来即到乌镇,于是,乌镇的香市就拉开了帷幕。??赶香市的主体是农民,游春的同时,不忘捎带着出售自家做的竹器、蚕具和农副产品。养蚕是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蚕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年的生活,所以很多风俗也是围绕祈蚕而举行的,所以香市时,妇女们有个任务,就是要到乌将军庙前的上智潭中“汰蚕花手”,以求日后养蚕无病无灾。 ??????????乌镇能形成香市,可能与乌镇多寺庙以及去杭州的香客途经乌镇烧回头香的习惯有关。乌镇建于梁代存至民国的古刹有3座,唐长庆年间,寺庙有30多座。明清时期,乌镇的寺、院、庙、观、堂、庵不下40余处。寺庙多,香客来得多,随之而来的摊贩、戏班子等是为香客服务的。一来二去,固定的“香市”就约定俗成了。同时,由于杭州西湖香市名闻天下,每年清明前后,苏州、无锡、常州和嘉兴、湖州农村的农民都要途经乌镇前往杭州烧香,回来后,还要在佛事兴盛的乌镇还香,名曰回头香。这批香客涌进乌镇,也催化了当地的香市兴盛。    ?旧时,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乌镇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即要迎一次瘟元帅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