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二 宋明理学的发展及其对近世社会之影响.doc

专题二 宋明理学的发展及其对近世社会之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 宋明理学的发展及其对近世社会之影响

專題二 宋明理學的發展及其對近世社會之影響 17 宋朝理學的開啟可上溯至隋唐時期,隋唐時代的思想家深受佛道思想之影響,直到中唐,儒學才有復興之跡象。北宋時,由於儒學曾受釋道思想之影響,宋朝融匯儒釋道的儒學與先秦時代的儒學產生了很大的歧異,為了有所區別,後人將宋朝以後的儒學稱為「新儒學」或「理學」。本專題主要在討論宋明理學之發展及其對近世社會之影響。 一、宋朝理學之興起與發展 (一)北宋理學之興起 魏晉以後,中國的學術思想因為佛教的傳入及道教的產生,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隋唐時期的儒學深受佛教之影響,所以正統的儒家學者提出道統的主張,儒學才出現復興之象。到了北宋,儒學的復興成了士人重視的議題。北宋著名的理學家如下: 周敦頤(1017~1073)(圖1.2.1),原名敦實,字茂叔,道州營道縣人,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在江西廬山蓮花洞創辦了濂溪書院,並自號濂溪先生。周敦頤對新儒學理論的建立貢獻最大,是北宋理學創始人。周敦頤著有太極圖說,他利用陰陽、五行及動靜等觀念簡單的說明宇宙、萬物的生成及個人在人世上如何安頓自己,又提倡「主靜、窒慾」觀念,並根據易經、中庸的內容辨明儒佛之異,提出「內聖外王」的理論,要士人注意行為和實踐,「志伊尹之所志,學顏子之所學」,以聖賢為榜樣,立志為社會人群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宋朝理學奠定了新方向。和他同時還有張載及輩分較後的程顥、程頤兩兄弟。 補給站 早在周敦頤開理學新氣象前,北宋即有一些學者企圖恢復中唐以來備受破壞的文化教育,並積極重建社會人倫秩序,例如胡瑗主張「明體達用」,先確立君臣父子的人倫秩序,再經邦治世。 張載(1020~1077)(圖1.2.2),字子厚,陝西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學者尊稱他為橫渠先生。張載是北宋「關學」的創始人,是二程(程顥、程頤)的表叔,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張載除了提出「窮理」作為啟發人們道德本心的手段,還主張「變化氣質」歸本返真,「氣質」即「氣質之性」是人受氣化成形過程中必然形成的生理、心理特點,所以應該就此磨煉,使之最終符合於道德法則。張載在其著作西銘中言及:「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他一生堅苦卓絕,是儒家學者中最能將理想與行動合而為一的學者,曾自言:「言有教,勤有法,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瞬有存。」他認為讀書人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有名的「橫渠四句」觀念就成了儒者之使命。 18 程顥(1032~1085)(圖1.2.3),字伯淳,世稱明道先生;程頤(1033~1107)(圖1.2.4),字正叔,人稱伊川先生,二兄弟為北宋洛陽伊川人,早年曾從遊於周濂溪,受到極大啟發。兄弟切磋,一溫粹,一嚴毅,相得益彰。程顥2與其弟程頤為宋朝理學奠定了基業。二程於政治上皆未顯達,然亦無隱士氣,畢生宏揚教育,亦復注意政治問題,四方學者輻集,確然成為北宋理學之大成與正統。因二程兄弟長期在洛陽講學,故世稱其學為「洛學」。二程卓絕之處,在其討論人生修養功夫。二程特別推崇大學,強調格致誠正修齊等個人道德修養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而治國、平天下則是個人道德修養的結果,據此理論以反對佛教只重個人身心修養的出世原則。程顥、程頤兄弟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聖人,因此教育應以倫理道德為根本(圖1.2.5、圖1.2.6)。 程氏兄弟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天理」的發現,但兄弟二人對「理」的見解並未一致。程顥說「天者理也」,理須「以誠敬存之」,「理」即自然的趨勢,它是與事物同在的,窮理只要存心,人必須在人生修養方面下功夫,行事才能事事合乎天理。程頤性情嚴肅,一絲不苟,力求做到聖人3地步,他提出「致知」,強調誠敬在身體力行,致知在格物盡性,性即是理。他所說的「理」是一種概念,離物存在,人性本善,只要率性而行,自然可以合乎天理。程顥、程頤意見的分歧,使宋朝理學分成著重於「心」(「心即理」)和著重於「性」(「性即理」)二派。 19 (二)南宋理學之發展 宋朝理學經北宋學者之發揚,至南宋時已臻至成熟時期,其中以朱熹及陸九淵最具代表性。 宋朝理學的集大成者是南宋朱熹(圖1.2.7)。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江西婺(ㄨˋ)源(今江西省婺源縣)人,晚稱晦翁,世人尊稱其「朱子」。十八歲中進士,一生經歷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朱熹年少喪父,家境貧困,三十一歲拜程頤三傳弟子李侗為師。一生清白,貧困時多,雖餐食常有不繼,然非分一文不取。曾於建陽雲谷 補給站 程頤為人嚴毅,但門下弟子非常尊敬老師,曾有「程門立雪」的故事流傳。宋史楊時傳載:「一日見頤,頤偶冥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明道云:「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自理而言謂之天,自稟受而言謂之性,自存諸人而言謂之心。」 結草堂名「晦庵」講學,世稱「考亭學派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