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情况的调查及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情况的调查及思考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状况的调查及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胡锦涛同志也曾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基层乡镇干部,关心与关注的重点,就应该是农村和农民,这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立足点与根本点。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关系到每个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更是需要我们关心与关注的重点。 2008年6月2日-3日,在县委党校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安排下,我们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先后到南山城镇大北岔村和南口前镇王家堡村进行学习和调研。学习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大北岔村的简单情况: 全村现有264户,总人口1037人,境内总面积2.4万亩。其中有林面积2.1万亩,村里现有党员45人,村办企业3个,村民主要发展中药材、反季山野菜和养殖等项目。大北岔村主要在特色农业和生态富民方面着手,形成了农、林、牧、渔、药等特色产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截止到2007年末,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已达到6000元以上,村集体纯收入16万元以上。 王家堡村的简单情况: 全村总面积9.4万亩,辖4个自然屯,690户,2300口人,耕地面积3090亩;森林资源丰富,有林面积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是一个以林业和矿业资源为主的行政村,辖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铜、铁等矿产资源;有适合林下经济发展的空间,目前,全村已种植林下参达3000亩;建有蛙塘150座,年产商品蛙20万只;有240户农户发展陆地香菇300亩、1360万箱段;肉食鸡养殖达30户,规模养猪户50户。农民人均收入55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200万元以上。 两村主要相似点: 一是村集体经济发展都比较好,在清原县辖区域内,村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均属于我县先进农村的典型。 二是均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或主导产业。 三是主导产业的比重在全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很大。 四是都具有优质的生态资源环境。 五是各自的主要产业都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特质。 主要不同点: 一是人口与土地等村建制的主要指标相差较大(见上面两村情况介绍)。 二是经济产业特色不同。大北岔村以生态农业为主,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王家堡村以林业和矿业为主,并以林业为龙头在小经济区域内形成关联产业群。同时也利用地区景观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 三是村集体经济在村经济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差异较大。大北岔村人均收入与村集体经济收入总数为638.2万元,其中村收入16万元,占2.5%;王家堡村人均收入与村集体经济收入总是为1465万元,其中村收入200万,占13.7%。 从人均收入情况比较来看,大北岔村要略高于王家堡村。从产业发展的依托基础来看,大北岔村主要依托于村民的规模化经营,王家堡村主要依托优势集中的村集体资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一时还无法用哪种经济运营模式的好坏来对两个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王家堡村未来的发展潜力要优于大北岔村,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所作的推断: 一是王家堡村的经济总量要远大于大北岔村。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观点来看,王家堡村因集体经济占有较大比例的产业资源,更易于大北岔村实现村集体经济产业的转型。二是随着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储备规模的不断增大,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甚至进而成为人力资本优势,这相较于大北岔村是极具优势的,三是环境资源优势明显。 两村未来经济发展的所面临的问题:抛开地理环境与交通等等因素不提,但从产业结构上看,两个村都将中药材种植、林蛙养殖业作为本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作为农民以家庭为经济单位的主要产业,也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这在现阶段经济形势下是相当成功的。但是因两村的土地、林地及矿产资源等限制,不久的将来,这些优先发展的产业将达到一定规模后形成饱和。同时随着中药材种植与林蛙养殖等技术的不断推广,会在相似地理环境与条件下的其它市甚至省区形成较大规模的相同产业,市场竞争将加剧。其它产业模式也是照搬与仿制的多,自我创新的少,要实现各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将面临巨大困难与压力。 本人的几点建议:一要利用目前的优势,将各自的绿色经济生态农业的路子走好,保持当地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为循环产业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注重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态产业的比重,科学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发展循环农业。利用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整合目前的经济与技术能力,加速资本与技术积累,开辟高科技农业产业,在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实现农产品的高收益、高科技含量、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