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党报典型人物报道叙事学观照.docVIP

建国初期党报典型人物报道叙事学观照.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国初期党报典型人物报道叙事学观照

建国初期党报典型人物报道叙事学观照   【摘要】1942年之后,《人民日报》等党报相继塑造出很多典型人物,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本文以《人民日报》1949―1953年“党的生活”中的58篇典型人物报道为例,以叙事学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叙述视角、叙述声音和叙事模式的分析,来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探寻新闻是如何被建构的。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 全知全能视角 公开的叙述者 宣传模式      典型人物报道自被开创以来就一直肩负着向民众传达党和国家声音的重大使命。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刊载了穆青采写的《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成为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滥觞。自此,《人民日报》等党报相继塑造出很多典型人物,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   那么,作为一种特殊的报道方式和体例,典型人物报道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如何被叙述出来的?新闻话语的结构如何隐蔽而无形地影响着人的思维?叙述方式和文本结构反映出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新闻如何被建构?本文试图在叙事学理论的观照下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研究对象   张威认为,典型人物报道是我们共产党新闻事业所特有的,它以社会效益为志趣,以宣传政策、教化民众为主旋律,以新闻媒介为主阵地并调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经常性地从上至下步调一致、口径一律、有组织有目标地对某一新闻典型所进行的集中报道。①   《人民日报》是我国党报中的权威。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建国之后《人民日报》“党的生活”栏目塑造了很多具有政治意义的、被符号化了的优秀人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典型形象。   据笔者统计,《人民日报》在1950年――1953年6月“党的生活”栏目中的典型人物报道多达58篇,从1950年到1953年上半年,每年的量分别为22、15、20、1。   二、研究方法   1966年,法国巴黎出版的《交际》杂志第8期以《符号学研究――叙事作品结构分析》为题,标志着叙事学的诞生。经过演变,叙事学被分为“经典”和“后经典”两个流派,即结构主义叙事学和新叙事学。经典叙事学把叙述作品的结构形式确定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旨在寻找出唯有??事作品才能具有的独特的语言形式,提出了像作者与叙述者、叙述视角与叙述时间等概念。   我国叙事学的主体是结构主义叙事学,运用叙事学对新闻文本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新闻叙述主题、新闻叙事视角和新闻叙事结构的研究上。本文以叙事学作为方法论,通过对58篇典型人物报道的文本的叙述视角、叙述声音和叙事模式的分析,来探寻新闻是如何被建构的。   三、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学观照   1、叙述视角分析――全知视角第三人称   我们在报道中看到的是对事件的叙述,那么就会有一个人充当叙述者的角色,这个人就是我们认识文本中事件的窗口。叙事视角就是“一部作品,或者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②叙事视角包含叙述者对事件的看和情感倾向,往往受意识形态左右。在叙事时,叙述者会根据预先的目的选取叙述角度,将目光聚焦在能反映其意图的人物或事件上并表述出来。   根据黎明洁在其著作《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中的介绍,叙述视角有四中区分:全知全能视角、人物限知视角、纯客观视角和复合视角。其中全知全能视角也即热奈特所称的零聚焦。这种聚焦方式最突出的表现是:叙事者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它既可以了解人物内心所想,也有对事件做居高临下的评论,叙述者比任何人都知道的多。   下面通过1950年3月1日的《共产党的好儿女――赵桂兰》③一文来展示零聚焦叙事在典型人物报道中的应用。   《共产党的好儿女――赵桂兰》一文采用零聚焦叙事,聚焦者像一台摄影机般叙述了不同时间段内的赵桂兰。事故发生前,“她进厂两年来一直以非凡的热情工作着”。赵桂兰拿着雷汞突然感觉头晕时,文本中出现“她一想不好”的心理活动描写,连在扔雷汞时赵桂兰“紧闭着眼,咬着牙”面部表情也被作者刻画得非常细致。在赵桂兰被截去左手时,赵桂兰的哥哥的心理描写也很详细,“心里像一阵刀绞,差一点也哭出来”。叙述者像是被叙述者的影子,两者形影不离。零聚焦的全知视角超出了所有当事人的视角,以无所不知的姿态,将信息统摄集中,向读者展示了在事发前、事发中和事发后这个全过程的赵桂兰的行为、心理、日常生活和品格,迅速还原事发时的情境,让读者一下子进入阅读场,引出了读者对主人公赵桂兰不顾个人安危,置集体利益于首位的英雄行为产生强烈的敬重之情。   文本还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我们几乎看不到叙述者的身影,叙事者隐身,这就是所谓???“他者”化策略。这一策略运用能够产生与叙述对象疏离的效果,叙述者完完全全是置身事外却全知全能的姿态,体现了其自上而下的权威高度。   2、叙述声音分析――公开的叙述者强度介入   在叙事中,叙述者可以介入,可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