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家庭教师陈瑛.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学良家庭教师陈瑛

张学良家庭教师陈瑛   张学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深受人们敬爱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为团结抗日力量,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他8岁时,张作霖就请早年曾教过他的老师杨庆辅为他启蒙;张学良10岁以后,张作霖又请一位留学奥地利的军人陈瑛为他教授德语。然而,后人在有关张学良的传记中却很少提及陈瑛的名字。   陈瑛(1885―1941),字蕙薰,又字惠生,浙江省青田县阜山乡王费潭村人。他有4个兄姐,长兄陈琪是中国近代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陈瑛的父亲陈邦隽,名佐周,号裕棠,是青田县阜山乡思想比较开明的“乡绅”。陈邦隽一生勤奋好学,喜读史、书、经、传,凡诸子百家,无不毕览。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败于日本后,他感到实行科举制度培养出的人才不中用,认为“科举业不足学”,主张兴办学校,培养国家有用人才。这个主张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出生在“乡绅”家庭的陈瑛,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为塾师好评。然而陈邦隽不喜欢陈瑛去考举人,要他“弃文习武”。光绪三十一年,陈瑛奉父之命,赴南京考入了“江南陆师学堂”。   江南陆师学堂是清政府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学校,它与旧式书院不同,不是培养科举人才,而是培养军事人才。陆师学堂开设格致(物理)、算术、中外历史、地理、外国语等科目,并设军事、兵工、测量等专门科目,并且还聘请外国教师讲授军事、外语等课。陈瑛除认真学习各门课程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日语、德语等多国语言文字。   陈瑛在陆师学堂毕业后,奉派赴奥地利维也纳新城步兵专门学校留学。他是青田县留欧学军事的第一人。陈瑛在该校学成回国后,被任命为东三省陆军测量局局长。陈瑛赴奉天任职时,张作霖是袁世凯手下的27师师长。   1918年9月,为对抗苏俄的革命势力,北京政府任命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任职后,为物色得力的助手,委任陈瑛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军学处处长兼参谋。   1922年4月,张作霖为了控制东北军政大权,将奉军改为“镇威军”,自命为“镇威军总司令”。富有军事才干的陈瑛被张作霖任命为镇威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陈瑛在东三省任职期间,曾一度被张作霖聘请担当张学良的家庭德语教师。   由上可见,张作霖与陈瑛的关系非常密切,而陈瑛则受到张作霖的器重。   1924年,陈瑛积劳成疾,肺病日趋严重,咳嗽不止。因北方春冬季节严寒,不宜养病,就请假南归。临行时,张作霖赠他几万银元医治疾病,望其身体早日恢复健康,重返奉天。   陈瑛返回青田县阜山乡老家后,不愿住在老屋,而是在环境清幽的深山里养病。他不信鬼神,反对巫卜邪术,常独坐卧空山荒冢间,濯水弋风,追逐云月,自赏其乐。他性情恬淡自足,不求荣利,不交权贵,“恒与牧竖樵夫共相笑语”。值风日晴和,每裸体浴于日光中,以故肤色斑驳,而衣冠褴褛尤过之,不知者猝然遇之,辄惊以为狂云。他说自己粗通英德二国语言文字,家藏中外书籍数千卷,研读孜孜不倦,不知年老,殆所谓困而学之者。他常以先贤言行为镜子,对照自己,知过悔改,以保晚节。   陈瑛在深山精心疗养4个春秋之后,身体终于得到康复。1928年,他移居王费谭故居。他深感乡里文化落后、人才匮乏,认为振兴教育、培养人才十分重要。于是,与堂兄陈梓芳等人商议, 发起筹办阜山乡村师范学校,并首捐1万银元,以陈梓芳为负责人,经费由阜山清真寺和华侨、地方热心教育的人士捐助,校址设在正引寺。经过两年的积极筹备,建成了一座“口”字形三层办公教学大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并开辟10多亩土地作为操场。1931年秋,这所学校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立案,首招学生50名。校名定为青田县私立阜山乡村师范学校,学制3年。陈瑛被公推为校长。   1934年,青田县私立阜山乡村师范学校改为“青田县私立简易师范学校”,学制4年。1936年,浙江省教育厅规定,私人不得兴办学校,该校仅招四期学生即告结束,并改校名为“青田县私立阜山初级中学”,续招新生,仍以陈瑛为校长。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陈瑛兼任青田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委员。这一年,陈瑛患病休养,不能主持繁重的工作,校董会推举应云章先生为代理校长,日常校务由校务主任代行。但每逢纪念周活动,陈瑛则到会参加,向全体师生讲话,讲述抗日战争形势,号召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随时应征奔赴前线,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时期,是青田县阜山中学的鼎盛时期。由于战火纷飞,硝烟弥漫,许多中学合并、搬迁、停办,人心惶惶,很多学生不敢在大中城市读书。而地处浙南山乡僻壤的阜山中学为众多的失学青年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安全场所。青田周边的县城,如丽水、平阳、瑞安、永嘉等地的学生都翻山越岭到这里读书,它成为浙南远近闻名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