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仙游县木兰溪中上游综合治理措施与对策.docVIP

关于仙游县木兰溪中上游综合治理措施与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仙游县木兰溪中上游综合治理措施与对策

关于仙游县木兰溪中上游综合治理措施与对策   【摘要】 该文从木兰溪中上游河段流域概况及治理状况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治理现状 存在问题 措施对策      木兰溪是仙游人民的“母亲河”,其中上游两岸汇集60%的全县人口和70%的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她不但哺育了自古以来就“择水而居”的人类,而且为众多的生物物种提供了栖息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右中上游仙游境内河段开发治理程度较低,并由此造成中上游两岸旱、涝灾害频发,2006年“碧利斯”台风冲垮大济、度尾近30%的堤防及部分农田,仅水利设施损失就达2000多万元,严重影响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治理木兰溪,提高抗灾能力,是仙游人民迫切的愿望。      一流域概况      1.水文、地理   木兰溪为我省“五江一溪”之一,流域面积1732km2,干流总长105km,平均坡降15‰,发源于戴云山脉余支的笔架山(今西苑乡仙西村黄坑岭),流经仙游城关至莆田市木兰陂进入感潮河段而后由三江口入海,其中在我县境内流经西苑、度尾、大济、鲤城、鲤南、榜头、盖尾、赖店、龙华(赖店、龙华支流穿过)等9个乡镇涉及人口60多万人,在我县域内流域面积为1017km2,长度63km。流域内径流深为1700mm,年际间变幅较大,年内降雨也极不均衡。      2.自然灾害   (1)洪涝灾害。木兰溪上中游河道较短,坡降又大,洪水暴涨暴落,沿溪两岸土质属砂壤土,抗冲能力差,故我县境内的干支流两岸常遭受洪水侵扰,平均每三年发生一次不同程度的洪灾,其中以1958年、1973年、1983年、1999年、2006年发生的五次洪水最大,1999年的“9914”号台风给我县18个乡镇、322个村(居委会)造成严重灾难,受灾人数达38.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直接经济损失达8.3亿元,2006年“碧利斯”台风冲垮我县境内堤防达18.2km。   (2)旱灾。木兰溪流域虽然雨量比较充沛,但由于年际与年内分布极不均衡,与农作物的灌溉需水季节要求不相适应,因而干旱年或干旱季节常发生旱灾。   (3)水土流失。据1998年统计资料,木兰溪流域内现有水土流失面积509km2,占木兰溪流域面积的29.4%,其中强度流失面积85km2,中度淹失面积129km2,轻度流失面积295km2,分别占总流失面积的16.7%、25.3%、58%。      二治理现状      1.堤防建设   木兰溪流域干支流两岸大部分已修建防洪堤(含河堤)和护岸工程,其中我县境内总长度112.99km,除城区段堤防25.71km按20年一遇标准实施以外,其余防洪设施大多在六十年代建成的低标准砂卵石堤或土埂堤,防洪标准偏低(2-3年一遇)。      2.灌溉兴利   本区域总耕地面积30.55万亩,现有水利设施保灌面积17.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6%。流域内有中型水库4座(蒋隔水库、古洋水库、东溪水库、双溪口水库),集雨面积182.38km2,总库容8216万m3,另从大樟溪支流九溪年均外引8000万m3来水。      3. 供水保障与水力发电   本区域现有自来水厂4座,总供水规模4.70万t/d;木兰溪流域已开发的500kw以上水电站有20座,总装机容量81505kw。      4.水土保持   近几年,我县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截止至2003年,木兰溪流域内的30条小流域得到了初步治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9万亩。      三存在问题      1.防洪保安设施薄弱,城区排涝不畅   木兰溪流域防洪设施基础薄弱,干流上缺乏拦洪削峰的骨干水库,上游蒋隔水库的防洪库容228万m3相对较小,已建位于仙水溪支流的双溪口水库仅对本支流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所以流域整体防御洪水能力较低。城区分为城南、城北两片,其中城南片区虽然有标准规划排涝体系,但存在规划与开发现状、历史遗留等诸多矛盾,涝害相当严重;城北近几年基本沿袭老城区排涝原状实施,由于自然淤积沉淀及人为废碴丢弃,沟、涵堵塞严重,排涝标准逐年降低,有的地段甚至达到一年2遇的地步。      2.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日益加剧   木兰溪的水土流失较严重,尤其是近几年基建项目较多,随意开挖、废土弃碴乱放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其流失面积占全流域的29.4%。多年平均输沙模数在全省主要河流中,仅次于晋江和诏安东溪,居全省第三位。因此搞好木兰溪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上游工厂污水排泄相应增加,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3.堤防缺乏维护,河道管理需要加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在木兰溪主河道内不断开采砂砾石,引起河床陡降(平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