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传媒对科学误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论传媒对科学误读

再论传媒对科学误读   2003年,本文第一作者发表过一篇文章《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希望通过汲取传媒误读科学的各方面教训,减少传媒对科学的误读。然而,伴随着我国传媒进一步被推向市场,以及传媒工作人员的更新换代,我国传媒对科学误读的问题并没有减轻。传媒上的科学报道被进一步社会化、娱乐化、边缘化[1],出现了更为隐蔽或荒唐的误读现象。所以,现在有必要再写一篇文章说说这个话题。   近年来,我国大众传媒关于科学新闻、科学知识的传播存在着一些矛盾的现象:   其一,“科学”这个字眼频繁地出现在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卫生、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新闻中,但多数内容却与科学无关。报纸上真正的科技新闻版面在减少,尤其是晚报,科技新闻报道所占版面比例仅为1.9%,其中还包括“健康资讯”(这个版题下经常有美容整形、包治狐臭等等的广告)、“数码时代”(这个版题下多数是IT产品广告)等版面中假借科学名义的公关软文。电视的科学栏目,质量遭到观众的质疑,播出时间减少[2],面临着关停并转。   其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8%以上的高速增长,2003-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12万增长至631万。然而,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却一直徘徊在2%左右,与美国2000年就达到的17%相差甚远,也落后于韩国、马来西亚、印度等亚洲国家。[3]义务教育中提供的科学知识在现实中没有得到验证和补充,更不用说通过新闻了解新近科学发展和应用了。   其三,目前我国的大众传媒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95%的登记记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46%拥有硕士学位。显然,当今的传媒从业者并不缺乏报道普通科学类新闻的教育背景,但无论是偶然失误还是有意为之、被动无奈还是主动选择,传媒上初中生就能辨识出的常识性错误却屡见不鲜。   以上各种问题中,都涉及到传媒对科学的误读。不少国家十分关注传媒对科学的解读问题,希望避免被误读的科学对受众产生不利影响。加拿大《金融邮报》,每年都会邀请科学家和热心的社会人士组成调查团,评选出本年度传媒报道中的“垃圾科学”(Junk Science)。“垃圾科学”,即那些被歪曲报道的科学事实、被夸大了的风险、被意识形态包装的科学等等。为什么会有垃圾科学?因为一些政治家、商业公司、传媒、江湖医生,甚至部分科学家,试图利用传媒的报道吸引公众关注,为自己谋取利益,例如“核酸对人体有营养”、“生吃茄子可以清肠”等骗局,就是这样产生的“垃圾科学”。 它们就像垃圾食品一样,对于思想来说没有营养,与“迷信”扮演着同样的文化角色。   然而在我国,传媒对于科学的误读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传媒从业人员来说,仅仅知道“三甲基一氯硅烷不是盐酸”、“丙烯对人体有害”是不够的。要摒弃垃圾科学、生产科学好新闻,必须要了解什么样的情形容易产生对科学的误读,不同媒体的误读特点,以及什么样的科学事实值得报道、应该如何报道,才能成为对受众有益的科学好新闻。   容易被误读的两种与科学相关的情形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往往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中出现。黑格尔在《美学》中曾经区分了两种状态下的“科学”:其一,是“作为服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科学;其二,是“脱离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的科学。[4]从这个区分出发,被误读的科学无疑属于前者,其最终实现的特殊目的,不具有天然的正当性。例如有些传媒的报道从政治利益或商业利益出发,通过夸张或危言耸听,向公众散布恐慌或不切实际的希望。   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微观层面主要有四方面的情形[5]:首先,科学知识有助于保障私人生活的健康有序,使之尽快了解和掌握新发明、新工具;尖端科学知识使人站在新技术应用的前线,并带来竞争优势。其次,科学知识有助于理解公共问题中以技术为基础的政策,如核废料处理、传染病防治、处方药政策、食品安全检查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参与公共决策。这些政策的制订往往涉及科学争议,成为传媒和社会各界焦点。第三,理解公共事务、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需要科学知识,例如,保险和天气预报是最常见的两种风险形态。最后,关于宇宙学、进化论的重要科学成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反思人类自身的方式。   在第一种情形中,科学知识主要通过学校的科学教育来完成,误读的危险主要存在于商业广告中;最后一种则属于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中间的两种情形的报道,较容易在传媒实践中出现,因此也最容易出现对科学的误读:   1.关于科学争议的报道,只报“热闹”不报“门道”。科学争议和科学假设在目前科学知识体系的各个领域普遍存在,一旦科学争议影响到公众政策的制订,就会成为公众和传媒关注的焦点,被多方解读和广泛传播。为了体现报道的客观、全面,传媒往往请来专业人士作为“外脑”,贡献出正反两方面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