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难原因及对策.docVIP

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难原因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摘要:长期以来,我区农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对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农村的社会生产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使我区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形势越来越严峻,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难在我区成了社会热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我区农业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保持农业院校的持续发展,维持我区社会稳定,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09-02      一、当前我区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难的原因      (一)历史和社会原因   我区由于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原因 ,社会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内地发达地区,农业院校的发展也比较缓慢,从专业设置,到学生培养的模式,远远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而且存在着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实践能力不强、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因素。   (二)择业能力较弱   我区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择业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的认识,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被动和随意性,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不强,虚荣心和侥幸心理往往使他们改变原有的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职业规划能力还比较欠缺,很少有人对自己做出详细的探查。   (三)综合因素   随着西部大开发,我区社会经济和农村经济有了比较快的发展,广大农村的基层机构对农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很少自愿到农村基层服务或就业,原因如下:   1、基层工资待遇底:目前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月工资也就800-1200元左右,且奖金福利低微。因此基层工资和福利待遇底是农业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最大困难。   2、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由于我区农村经济基础较差,既缺资金,又缺技术,起码的物质生活和工作条件也难以保障,因此有一些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打工不愿去基层就业。   3、发展机会少:大多数农村,基层成材环境较差,大学生到基层后,如果没有一定的成材环境作支撑,他们将很难继续参与到经济管理中,很难获得向上谋求发展的机会,其个人才智的发挥也很难有空间。   4、工作转换难:目前我区城乡之间的分割仍然比较严重,以致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需要较高的转换成本。如果毕业生去了农村基层就业,以后想离开再找其它工作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而且还面临着住房变动、职称评定延迟、与在单位服务年限相关的福利减少等一系列损失。      二 、高度重视农业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工作      在就业前景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引导我区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建功立业,将成为畅通毕业生就业之路的关键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区院校培养的农科类毕业生多年以来一直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而农业、农民、农村也一直被作为农业院校毕业生服务的直接对象和主战场。因此,农业院校理所当然应当把和“三农”联系最为密切的广大基层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只有引导和鼓励农业院校毕业生以服务“三农”为已任,赴基层建功立业,才有望真正解决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只有引导农业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才能更好的促进农科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才能使学校培养的农科类人才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农业新技术,进行农村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进程中,发挥其专业特长,实现其更大的社会价值。      三、引导农业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 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是服务社会。因此,学校更要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现状及其需求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不应当脱离社会需求想当然的开设专业和课程。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比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学习,要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观念。   (二)转变培养人才模式   把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放在首位,要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教学管理、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制定系统的配套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从传统培养计划的框框中走出来,打破理论教学时数的限制,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自主获取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应用知识。在广大学生中积极开展素质教育,进行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首先要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完善就业信息管理,充分发挥就业指导机构作为一扇学校了解社会需求变化的窗口的作用,并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科学的就业指导与就业咨询服务的同时,更好地满足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深层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