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政治成长与巩固党执政基础.docVIP

农民工政治成长与巩固党执政基础.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工政治成长与巩固党执政基础

农民工政治成长与巩固党执政基础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摘要]进城务工的农民实现职业转变的同时,政治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和我国社会的一个阶层。现行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使得农民工遭遇城市社会的偏见、歧视与排斥,进而影响他们的政治成长和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应当高度关注农民工及其政治成长,以便在量上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在质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阶层;政治成长;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   [中图分类号] D42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6)02-0058-04      目前,我国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已达1.2亿人之多。这样一个规模庞大、为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社会群体,其政治成长状况如何,不仅切实关系到他们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而且直接影响到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的行为改变了自己的社会职业和生存境遇,使得他们的身份由农民变成工人。除此之外,还有更为积极的社会政治意义,就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带来城乡居民之间、农民与工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调整,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农民工的社会意识,提升农民工的政治素质,由此构建中国人数众多的农民阶级成长为工人阶级的重要途径。这从一个侧面彰显出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   从实际情况看,进城务工的农民一般年纪轻、精力充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他们大多是农村社会的“精英”。据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在广东省,35岁以下的青年“外来工”占“外来工”总数的85%以上。其中,18―28岁的青年“外来工”占“外来工”总数的68.6%[1]。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农村流动人口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占12.42%,受过初中教育的占52.07%。与全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整体水平相比,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明显要高一些。凭借自身优势,这些务工的农民随着改革的大潮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很快进入新的职业角色,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转变旧观念,为政治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城务工的农民摒弃先赋的社会身份和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农耕职业,毅然冲破传统体制和习惯势力的束缚,纷纷从事非农产业。他们带着脱贫致富的企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强不息,开拓进取,顽强地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农民工”这种起初“亦工亦农”、“半工半农”的就业方式,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渐次转化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然而,受到现行体制的约束,他们在政治上还得不到与城市正式职工相同的地位,经济上与城市正式职工“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而社会生活又没有完全得到城市居民的理解和接纳。尽管如此,他们仍然默默地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进城务工的农民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逐步与城市产业工人相结合,以至形成了农民工阶层。这个历史性进步经过了长期孕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民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招工”幸运地进城当工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提供了全新的转换方式和现实的选择途径。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各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大量需求劳动力,使各地农民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有机会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农民们通过务工主动地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其中的许多人进入机器大工业,投身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这使他们既受到社会化大生产秩序的约束,又受到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熏陶,还受到市场经济竞争的考验。他们身上曾经带有的随遇而安、宗族观念、自由散漫等小农意识和落后习俗,因此而逐渐消退。市场经济的竞争培养了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品质,社会化大生产的流程培育了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城市文明的熏陶换新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农民工中间涌现出一批具有工人阶级品质的先进分子,如在北京打工的河南农民孙天丛多次救人而不留姓名[2],在义乌市打工的浙江龙游农村女青年朱林飞当选为义乌市人大代表[3],在上海打工的安徽农民管玉琴在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4]。他们都是农民工的优秀代表。农民工的素质不仅在知识、技能方面向工人靠拢,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观念、行为方面开始向工人阶级靠拢。      二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民工毕竟是从农民转变而来的。积淀数千年的乡土文化和家园意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作风。相对于职业的转变来说,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政治素质的提升必然要经历更长的时间、更艰苦的过程。要求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