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铿与柔石特别情愫.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冯铿与柔石特别情愫

冯铿与柔石特别情愫      在“左联”中相识与革命文学运动的追随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左翼文坛有位十分活跃的才女。其作品既细腻婉约,又不失灼热与激情。她的创作成就当时堪与丁玲、谢冰莹、白薇等比肩,被称为“中国最出色、最有希望的女作家之一”。她就是左联作家冯铿。   1929年2月,冯铿离开家乡广东潮州,与时为《岭南民国日报》编辑记者的许峨结伴前往上海。当时的上海是全国革命文学的中心,云集着众多的一流作家、艺术家,其中亦包括潮汕籍的进步文化人杜国庠、洪灵菲、戴平万、蔡楚生、许涤新等。冯铿对这些乡贤翘楚景仰已久,上海之行也正是寻踪而至,以慰心愿。   感受着全新的都市环境,兴奋中的冯铿创作灵感也被激活了。她写出了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无着落的心》,作为对上海的献礼作。继之,短篇小说《遇合》问世,《乐园的幻灭》和《突变》又相继在《拓荒者》杂志上发表。尤其是《突变》,首次聚焦挣扎在生活底层的市民,其对人物流动意绪的捕捉以及情景切换的快速挪移,构成鲜明的特色。因而有人称冯铿的这篇小说带有明显的“新感觉都市小说”的手法。蒋光慈在20世纪30年代初编的《现代中国作家选集》中,将《突变》作为冯铿的代表作收录。冯铿很快便引起了左翼文坛的极大关注。经杜国庠介绍,冯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秘密成立。冯铿参加了成立大会,并成为左联成立伊始为数不多的年轻女作家之一。从此,她的创作热情愈发高涨。诗集《春宵》、短篇小说集《铁和火的新生》相继出版。而中篇小说《重新起来》则是她参加左联后的第一部力作,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由此而臻成熟。   正是在左联,冯铿结识了举止斯文的文学青年柔石。他“那天然蜷曲的头发,那躲在细边眼镜后面的近视眼,那微驼的背,那浓重的乡音”,给冯铿留下了深刻印象。   柔石是在离开家乡浙江宁海而前来上海的,并由此踏上一条布满荆棘而又充满魅力的革命文学之路。在上海闸北景云里,柔石意外地成为鲁迅的邻居。于是他便带着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的原稿前往拜访鲁迅。小说署名“柔石”,鲁迅不解,柔石便自我介绍道:“这笔名取自我家门前一座小石桥上刻的字‘金桥柔石’。”从此鲁迅便对柔石其人其名有着十分清晰的记忆。在鲁迅的指导和帮助下,柔石与几个朋友一道办起了《朝花》刊物,之后又到北新书局编《语丝》。随着与鲁迅的频繁接触以及活动范围的扩大,柔石也开始了他在上海文坛最活跃的时期,文学创作也进入了丰收季节。这时柔石的《旧时代之死》已出版。继之,其代表作《二月》付梓,译作高尔基的《没落》与卢那察尔斯基的《浮士德与城》也完成。柔石的文学才华深得鲁迅青睐,他也因此与鲁迅一起成为左联的重要发起人。   同为左联中人,同为十分活跃的多产作家,冯铿与柔石自然有了接触。这年5月,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在上海卡尔登大戏院后面一幢洋房中秘密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共中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有各地苏维埃区域的代表、红军和游击队的代表以及城市赤色工会的代表等。根据中央文委的通知,左联也将选出三名与会代表。能参加这样的会议无疑是大家向往和羡慕的,左联常委亦很慎重。最终,冯铿、柔石与胡也频被指定为左联的参会代表。这是一种殊荣,令他们兴奋不已。他们将左联的贺信带到大会,并代表左联宣读。那一次的经历让冯铿自豪了很久。以后冯铿专门写下了《红的日记》。      这次会议也成为一种契机,让冯铿与柔石有了更频繁的接触。一次,冯铿对柔石谈起了她的一个心愿――想拜访仰慕已久的鲁迅先生。此前,冯铿虽然在左联的两次会议中见到了鲁迅的身影,但一直没有机会当面聆听先生的教诲。她知道柔石是当时左联与鲁迅的联系人,故有此企望。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左联的一般活动都不要求鲁迅参加,而是由柔石前往汇报。因此柔石是当时能经常出入鲁迅寓所的为数不多者之一。   柔石很快便帮冯铿了却了心愿。一天,冯铿在柔石的带领下兴奋地前往鲁迅寓所拜访,终于与先生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以后,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对此曾有记述:“他(注,指柔石)曾经带了一个朋友来访我,那就是冯铿女士。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蒂克,急于事功;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   显然,鲁迅对第一次接触的冯铿印象并不太好。主要是怀疑柔石那不太切合实际的“大部头作品”计划缘于冯铿的影响。当时左翼文坛有一种倾向,在革命文学的热浪和激情中,希冀完成一些革命色彩鲜明的所谓大作品,而忽略了文学自身的特点、规律以及多元化的创作要求。鲁迅对这种倾向并不满意。但冯铿很快便以其出色的文学成就和对左翼文化工作的热心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