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街拆迁中绝唱.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凤鸣街拆迁中绝唱

凤鸣街拆迁中绝唱   承载着如此历史负荷的凤鸣街,今日却面临着消失的命运。      一座融合了日欧建筑风格的大连老街,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历史变迁。   这条街名叫凤鸣街。街宽约6米,长约1200米,街两侧原有100余栋建于上世纪20、30、40年代的“和风欧式”建筑,大多是两层,俗称“日本房”。演绎着近百年的历史传奇。   就在几个星期前,凤鸣街已是疮痍满目。这缘于大连的一项整体性的拆迁行动。拆除行动始于去年11月初,目前近一半的建筑已被拆除。      街角里的历史      拆迁中的凤鸣街,每一个角落似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   据《大连市志?西岗区志》记载,1899年俄国强租旅大后,将大连市区划分为行政市街、欧罗巴市街和中国人街。   1905年,日俄战争后,失败的俄国人在大连留下了161栋房屋后全部撤离,他们的城市规划被日本人重新捡了起来。对于多数的日本人,接触真正的欧式建筑就是从这时候开始。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人移居西岗地区的人口逐年增多,凤鸣街区便在这一时期建成。   大连史志专家孙玉表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些建筑主要是日本中层商人和科长级别政府官员的住宅。   大连解放后,由于周边驻有政府机关、医疗机构及大专院校,很多政府官员、高校和科研机构教授的入住,让这片街区隐匿着不少名人旧居和故事,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气质。   在这片街区的西南角,高尔基路和拥警街交会处的193号,一个创造历史的男人和一个安守爱情的女人,使这栋建于1935年的建筑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这个男人就是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刘长春,他的一家住在这栋并立式二层小楼的西侧,刘长春的儿子刘鸿图2008年时曾在这里接待了大批记者。   刘长春的邻居、住在东侧的女人叫郭安娜,这位郭沫若的日本妻子和长子郭和夫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   此外,大连解放初期,有两个很显要的政府官员在这条街上相对而居。   曾任大连市领导韩光与1945年10月至1946年在凤鸣街123号居住。他和家人住在二楼,警卫员和秘书住在一楼。大连人出了三个部级干部,除了关向应、万毅,另一个就是住在韩???斜对面的张有萱。张有萱抗战胜利后曾任中共关东公署工业厅厅长等职务,离休后享受正部级待遇。      “日式欧风”      大连人习惯把日本人居住区的房子叫日本房,但实际上这些房子也带有欧式风格。   在这片融合了各种风格的住宅中,其日式风格主要不在于外观,而在于平面,也就是住宅内部的空间布局。   凤鸣街区的老住户们,说起房子的面积,仍然习惯用“草垫子”做度量单位,其实就是日本的榻榻米,一个榻榻米的面积接近2平方米。每间卧室都有一个拉门,大连人习惯叫拉柜或者拉洞。   除了榻榻米、拉洞、坐卧这些传统日式风格的元素和标志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玄关,几乎存在于每一个住户房中。入门后玄关的区域比室内低,形成一个台阶。   美国汉森国际集团大连办事处的首席设计师廖原说,因为学习建筑的原因,他一直关注这些日式小楼,关注着凤鸣街和这里的建筑。   廖原分析,大连成了日本一些建筑师“实现梦想”的地方,他们把这里当成现代城市建设的试验地,并且在改造俄国建筑的过程中,把欧式的风格技术融合在新建的房子上,这也诞生了中山广场周围的一批经典建筑。   不少院门两侧石垛上留有长方形的遗迹,甚至还有白色的瓷砖样残片――在院门名牌上写下主人的名字正是日式住宅的传统。中国人搬进来后,把这些名牌大多砸碎或者挖下来。上世纪50年代,老住户沈世香家门口还能模糊辨认出一侧写着“千草町”,另一侧是“××太郎”。   没想到,1992年,曾经住在这里的日本人真的回来了,来的是“太郎”的女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和父亲住在这里。沈世香从她口中得知其父是个瓦匠,沈家墙外观下部垒砌着彩色花岗岩,而其他家多是普通石材,这也许和原房主瓦匠的职业有关。   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太太呆了两个多小时,到处看看、拍照,给每一户准备了咖啡作为礼物,还提出当年她父亲曾经在地下埋了一把剑,可不可以挖出来带走。沈世香没有答应,因为四五十年来,房子格局的变化已经让这样的寻找变得非常困难。      拆迁中的多方博弈      承载着如此历史负荷的老城,今日却面临着消失的命运。   实际上,2009年7月,凤鸣街近代建筑群就已被确定为大连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其中高尔基路、凤鸣街、新华街、水仙街都在保护范围之内。这意味着,凤鸣街应依法实行原状保护。   然而,2010年初,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发布了一则通告。通告称,包括凤鸣街在内的一批街道和地块都将在2010年的大年三十拆迁完成。其中涉及的高尔基路和凤鸣街在拆迁之后,将用于商业开发。   这个拆迁与大连市的旧城改造行动紧密相关。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