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院内感染 吕宪民.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U院内感染 吕宪民

ICU院内感染 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二科NICU 吕宪民 2013.2.19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病状况 定义及发病率 医院获得性感染:在医院或住院期间获得的,或在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由致病微生物引发的感染,是入院48h后发生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为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高发区,是普通病房的3~4倍,外科高于内科。 医院获得性感染增加患者死亡率 。 易感因素 病人内在因素:年龄>70yr;基础病多;免疫抑制;营养不良;吸烟;胃液PH >4等。 疾病相关因素:休克;严重创伤;昏迷;存在误吸因素;多脏器衰竭;ICU住院时间>3天。 环境因素: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环境拥挤,空气流通差;仪器、设备、水等污染;感染控制计划顺应性差。 治疗相关因素:各种有创诊断及治疗;各种导管、引流管;机械通气;镇静、麻醉、抗酸治疗;免疫治疗等。 病因(病原体) 1.细菌:G+:金黄表皮链肠球;肠内G-:大肠肺克奇异变,不动杆菌枸橼酸,阴沟其它肠杆菌,黏质沙雷沙门全;非肠内G-:铜绿伯克霍尔德,奈瑟流感副流感;厌氧菌( G+和G- ):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艰难梭状芽孢和其它梭状菌,消化链球菌。 2.真菌:念珠曲霉与光滑,荚膜组织胞浆菌。 3.病毒:单纯、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EB病毒。 4.寄生虫:卡氏肺囊虫。 5.非典型病原体:军团衣原支原体。 6.感染程序:暴露于微生物→传染→获得→携带→定植→感染 ICU感染病因的分类 1.原发性内源性感染:病人入住ICU时携带致病菌,这种潜在的致病菌(来自社区和医院)引起内源性感染。感染常发生在入住ICU4天内。 2.继发性内源性感染:入住ICU后获得的存在与咽喉部或消化道内的微生物造成的感染,感染发生在4天后。 3.外源性感染:由ICU环境直接进入病人体内引起的感染,比如污染的呼吸机、导尿器等。 院内感染类型 1.肺炎:危重病人肺炎占所有院内感染的10%-25%,当机械通气超过2天或湿化治疗时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增加,镇静剂降低分泌物排除,吸痰不能有效的清除分泌物并使微生物进入呼吸道。 2.伤口感染:与外科技术、切开长度、手术时间及部位有关。 3.泌尿道感染:主要与导管插入及时间长短有关。 4.血管相关性感染:急诊插管、留置时间延长﹥72h、输液系统频繁开放均增加感染机会。 院内感染控制基本原则和措施 建立ICU病房感染监测、监督和控制的组织形式 专业培训控感人员:确定感染源和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感染的爆发和聚集,给予及时控制。 动态检测:呼吸道、泌尿道、血液及伤口并行药敏检查。 制定合理的病人照顾实践程序 环境和设备的处理:空气净化、呼吸器及纤维支气管镜的清洁、消毒。 控制抗生素和消毒剂使用:减少耐药。 对职工进行保健和教育。 ICU感染控制和预防 导致感染的三大因素:病人、致病菌和环境。 控感措施:1.常规洗手;2.戴手套;3.对重复使用的器械进行消毒;4.隔离预防;5.不重复使用注射器;6.限制抗生素应用。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概念 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导致住院患者严重感染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包括局部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心内膜炎和其它血型播散性感染。 大多数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 G+菌为主要致病菌。 导管感染四个途径:1.外部表面的细菌定值;2.导管内表面的定值;3.任何来源的导管血源性播散;4.污染的药物。 危险因素及预防 年龄﹤1岁或﹥60岁,免疫低下、基础疾病等。 留置导管﹥2-3周,更换导管无效。 多腔导管更易发生。 严格无菌操作以及常规护理更换敷料为主要的预防。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长时间应选择PICC 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常见微生物:G+球菌:表皮、凝固酶阴性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G-菌:铜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鲍曼不动;真菌:念球菌、曲霉等。 治疗 抗生素:以临床及培养结果为主,普通抗生素7-14天,金葡菌需要14天。 拔除导管:更换导管到其它部位。 血管内留置导管的检测和护理 严格落实预防措施。 强调手卫生。 穿刺部位准备,剪除毛发。 严格无菌操作。 每日更换敷料,观察局部,建议使用半透膜敷料。 局部保持干燥,充分消毒 检测皮肤,有感染迹象拔出导管并尖端培养及血培养。 不建议定期更换静脉导管。 呼吸机相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