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华简尹诰
清华简《尹诰》“远邦归志”考
(首发)
王挺斌
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字研究中心12级硕
清华简《尹诰》篇:
(挚)告汤曰:“我克(协)我(友),今隹(惟)民远邦(归)志。”
整理者注:
远邦归志,云去其家邦者有回归之志。《国语·周语下》“将有远志”,注:“远志,逋逃也。”《吕氏春秋·慎大》云夏“众庶泯泯,皆有远志”,注:“有远志,离散也。”
廖名春先生认为“远邦”即“远国”,并说:
简文的“远邦归志”,当指远方之国的背离之心。而“民”则可读为“泯灭”之“泯”。“民远邦归志”,即泯灭远方之国的背离之心。简文“我克协我友”,是说要尽力协和自己的友邦,这是一面;“今惟民远邦归志”,则是更重要的一面,对于远方之国,现今一定要泯灭他们的背离之心。这是伊尹贡献给商汤的对内对外之策。
黄怀信先生认为:
远邦归志,谓远邦有归附之心。民远邦归志不可通,“民”字当涉上文衍。
陈民镇先生认为“远邦”即远裔之邦,与上文“友”对言;句意理解同黄怀信先生。
申超先生基本赞同整理者的意见,并认为“我克协我友”的“友”是归降的夏臣;“今惟民远邦归志”中的民是指夏民,而非商民。
我们认为黄、陈二家的说法较优,但尚可补苴。关于“民”的问题,可以理解成衍文,但没有十分的必要;似亦可认为“远邦”是“民”的后置定语,这种古代汉语的语法现象,比如《孔丛子·抗志》:“齐王戮其臣不辜。”“不辜”作为“臣”的后置定语,正常的语序其实应该是“不辜(之)臣”。又如《尚书·费誓》:
鲁人三郊三遂,峙乃桢干……
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
这与简文《尹诰》“民远邦归志”的结构很相似,都是“主语(名词)+定语(处所名词)+谓语(动宾短语)”。《尹诰》与《费誓》的写作时代相去不会太远,两者句法结构相似是正常的;如果有必要,我们不妨仿照《费誓》文而作这样的断句:
今隹(惟)民远邦,(归)志。
“民远邦归志”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作“远邦(之)民归志”, 同于《论语·尧曰》“天下之民归心”;当然,“民”可以省略不明说,“天下之民归心”即同《史记·太史公自序》、《新序·杂事》等的“天下归心”,“民远邦归志”与“远邦归志”表义是一样的。“归心”同“归志”,都是动宾短语,详下文。
整理者把“远邦归志”理解为“远志”,这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习惯,“远邦”即远方的国家,不能理解为“去其邦家”;而“归志”的意思是有归附之心,不是远方之国的背离之心。我们在传世文献中发现了与之近似的语句,《孔丛子·论书》:
孔子曰:“《书》之於事也,远而不阔,近而不迫,志尽而不怨,辞顺而不谄。吾於《高宗肜日》,见德有报之疾也。苟由其道致其仁,则远方归志而致其敬焉。吾於《洪范》,见君子之不忍言人之恶,而质人之美也。发乎中而见乎外以成文者,其唯《洪范》乎?”
傅亚庶先生校注上引《孔丛子·论书》而所引冢田虎的说法中,提到了《论衡·异虚》篇,对理解“吾於《高宗肜日》,见德有报之疾也。苟由其道致其仁,则远方归志而致其敬焉”句有用:
《论衡·异虚》:“高宗祭成汤之庙,有蜚雉升鼎而雊。祖己以为远人将有来者……”
注引《尚书大传》有近似说法,其中有“远方将有来朝者乎”的句子。
上引《孔丛子·论书》一文中的“远方归志”即对应清华简《尹诰》中的“远邦归志”。
“远方”与“远邦”词义近似,其所包含的意思都是远方的国家及其人民。“方”和“邦”,古代有通用的例子,高亨先生所收例子中有“方与邦”、“邦与封”。另外,“方”与“封”也有异文例,如《孔丛子·公仪》“四封之内”文,“封”字在其他许多版本上写的是“方”字。邦、封并从丰声,方声与丰声通;方、邦二字关系很密切。
“归志”同古书中常见的“归心”一词。志,从心、之,旧说《说文解字》有“志,心之所之也”句,后郭庆藩在校释《庄子·大宗师》“若然者,其心志”文时认为该句出于《字林》。《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朱熹《集注》:“心之所之谓之志。”《诗大序》:“在心为志。”郭店楚简《语丛一》第52号简:“志=(司)。”裘锡圭先生认为此句应读为“志,心(司)”或“志,心之(司)”。所以,“心”与“志”词义关系密切。古书中还有“心”与“志”异文的例子,如《说苑·政理》:
子贡曰:“……三君问政于夫子,夫子应之不同,然则政有异乎?”孔子曰:“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志焉……”
向宗鲁先生校说:
二句,《大传》同,《家语》“志”作“心”,《韩子》云:“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义正相反。
又如《孔丛子·抗志》:
……欲报君以善言,恐未合君志,而徒言不听也。
这里的“志”,傅亚庶先生引钱熙祚校说《太平御览》作“心”。
“归心”的说法,古文献中习见,如《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
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史记·太史公自序》:“迎王践祚,天下归心。”《后汉书·卷十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沧海一粟350字作文.doc
- 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和强度参数的研究.doc
-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doc
- 沧州师专附中张天远沁园春·长沙.ppt
-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上下册.doc
- 沪教版二上语文教案新.doc
- 沪港双城共创双赢.ppt
- 河北中考议论文阅读1000字.doc
- 河北2015年第三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价验收.doc
- 河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doc
- 2024至2030年中国嵌入式消毒碗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抗菌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薄壳核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胶片切碎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贴面条砖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03月云南临沧沧源佤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考聘用政府专职消防队员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docx
- 2024年中国丙酸抛光添加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手刻陶艺套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热转移印花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木粉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