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受众媒介素养缺失心理因素
受众媒介素养缺失心理因素
【摘要】客观评价受众媒介素养现状,对于评估媒介生态环境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列举了受众媒介素养缺失的问题和表现,包括对传播者形象的盲目迷信或全盘否定、受众独立意识模糊产生传媒依赖、混淆传播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和客观环境、难以辨别纷繁庞杂的传播内容、传播效果方面产生信息恐慌等。并根据上述媒介素养缺失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受众 媒介素养 缺失 传播心理学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①所谓受众媒介素养,可以理解为大众传播过程中,阅听者在消费媒介产品时,对整个传播过程的认知、判断和监督的意识及行为。客观评价受众媒介素养的现状,对于评估媒介生态环境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现实传播世界中受众所受到的不良影响,而这些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
受众受传过程中的自主性是通过多种心理活动来实现的,这些心理活动主要有:选择、申辩、加工、投射、探究、移情等等。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可以说是这些心理活动存在偏误和不足造成的。②
一、受众对传播者:盲目迷信或者全盘否定――心理申辩缺失
如果把传播视为一个系统,传播者就是整个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传播对受众产生影响,不仅来自传播内容,也来自传播者。受众有一种心理倾向,即对传播内容的评价与对传播者的评价保持平衡。只有保持此种平衡,才会与接受传播内容的态度一致起来,避免心理失衡。要避免这种失衡,受众就要对传播者保持客观稳定的评价。客观稳定的评价来自于受众对传播者的申辩。受众对传播者的申辩主要包括:审视传播者是否权威、可信,其传播动机是否正确,传播态度是否公正等等③。
而现实中受众对传播者的态度却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极端是盲目迷信,受众对传播者的信任牢不可破,对其权威自觉遵守;另一种极端就是对大众传媒的全盘否定,最典型的就是受众发现传媒报道失实后,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进而对其他新闻甚至整个传媒环境产生反感,拒绝接受媒体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寒蝉效应”。究其原因,产生这两种极端源自受众对传播者申辩心理的缺失。不能对传播者的立场、态度、主观意识做好足够的心理预期,就产生了盲目的迷信,或者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对传媒全盘否定,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
二、受众对自身:独立意识模糊产生传媒依赖――心理投射偏差
“投射”是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④临床心理学常出现依赖性的投射认同模型。受众在消费传媒产品的过程中过多的心理投射难免产生传媒依赖。
现代社会中,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对人和社会的意义愈加凸显。而大众传媒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着信息资源的采集、制作和传播,这就使得人们由于习惯从传媒中获取信息资源而导致对传媒依赖。当客观环境的变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和人的关系又比较重大时,此种依赖性就表现得尤为明显。⑤
受众作为独立的传播参与者的意识渐渐消泯,受众不仅对来自传媒的“事实”充满依赖,而且对传媒发布的“观点”开始产生依赖。独立自主的思考渐渐被传媒的引导左右,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来自传媒消息,人们辩论探讨的思想撞击也来自传媒观点。受众心理投射出现偏差而不自知,自身独立的意识模糊,传媒依赖在所难免。
三、受众对传播媒介:混淆“拟态环境”与客观环境――心理加工差异
舆论是无形的,代表舆论的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态度、意见、情感和观点,总是被当作舆论的代表和体现而成为受众的心理规范得到认同。
马克思说过,“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⑥意思是说报纸只有用自己的正确言论和真实报道,客观公正地表达社会舆论,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才能取信于读者,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不能生存。笔者认为,这也可以理解为报纸等大众媒介在受众心目中具有货币的一些特性,比如具有稳定性,可以衡量言论观点的价值,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信任来自于大众媒介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形象,通过大众媒介表达出来的观点具有了传媒的外壳,因此信息在受众进行心理加工之前就具有了一定的“舆论价值”,本能的信任就使受众减弱了对信息的加工,因此极易出现混淆“拟态环境”与客观环境的现象,误以为传媒所展现出来的“拟态环境”就是真实的客观环境。
四、受众对传媒产品:自负的信息“容器”――心理选择偏移
心理选择是受众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早已论证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人们的注意本身就是一个选择过程,注意就意味着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部分事物,同时模糊或者回避其余的事物。注意使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