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徽州人教育.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徽州人教育

古徽州人教育   摘要:古徽州的教育远近闻名,不仅培养了大批在朝廷上举足轻重的的仕宦,还成就了纵横驰骋于明清商业舞台的一代徽商。徽州教育内容丰富,突破了文化教育的范畴,还有职业教育、道德教育、勤俭教育等等,为当今社会的学校家庭应试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反思素材。   关键词:古徽州;孝义之道;勤俭;教育      教育,国家兴盛的基石,关系着万千家庭的幸福,万千孩子的命运。特别是在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社会,教育更成为决定个人乃至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重教施礼的国度,出现过千千万万的思想家、教育家,而古徽州更是人才辈出,独树一帜。   众所周知,早在宋元时期,古徽州就已跻身全国教育发达的区域行列。“永嘉南渡”、“安史之乱”,加之北宋后期的战乱,使得大批的文人之士纷纷南逃。社会的经济重心南移,而青山绿水、与世俗尘埃相隔绝的徽州成为他们理想的安生立家之处。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为文人雅士提供了静心思考的场所,还为他们的才思的释放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再加上。徽州是“程朱阙里”。朱子学说影响我国政治及思想文化的发展长达六七百年之久,徽州的世家大族成为孔孟之道的信徒和儒家思想的继承者,明清时科举取士制度的渐趋完备,更是为本就山多地少的徽州人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徽州教育迅速发展。他们甚至把教育事业提高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战略高度。   在教育如此发达的环境熏陶下,徽州各个家庭都将教育子孙视为一项不可有丝毫疏忽的职业。正如《绩溪东关冯氏家谱家训》中规定的:“为父者,必慈以教子”,身为家长,必须认真严格地管教、约束晚辈,“养不教,父之过也”。   在理学之风盛行的徽州,教育子孙的首要任务当然就是培养他们的“孝义之道”。道德品行是人立足的根本。《茗洲吴氏家典》:“卑幼不得抵抗尊长,其有出言不逊、制行悖戾,姑悔之,悔之不悛,则众叱之。子孙受长上呵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无得分理。”为把对“礼义”的遵循落实到实处,徽人常“延名师教诸子及族人子弟,必以孝悌忠信为??”。在徽州存留的宗谱中,大多存有对子孙“孝义之道”的规范,如《绩溪东关冯氏家谱,家戒》就多有提及,“奈何子孙繁衍,消长不均,毋以强而凌弱,毋以富而欺贫”,“宜患难而相救,毋相讥以反唇”,而在其《家规》中则规定:“为子者。必孝以奉亲;为父者,必慈以教子;为兄弟者,必友爱以尽手足之情”。   除了对自家人保持一颗孝悌之心外,对非本家人或族外人更应存有积极向善的良好品质。“家之盛衰,系乎积善与极恶之间而已。何谓积善,恤人之孤,周人之急,居家以孝悌,处事以忠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何谓极恶,欺凌孤寡,阴毒阳善。巧施奸佞,暗弄聪明,恃己之势以自强。夺人之财以自富。凡所以欺心者,皆是也。是故能爱子孙者,遗之以善,不爱子孙者,遗之以恶。”   道德品行端正只是做人的起点,明清时期的徽州文化气息浓厚,“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万事家风惟孝悌,百年世业在读书”,读书在徽州人的心目中是教育子孙不可不为之事。为激发子孙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徽州人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或以身传教,或延请名师,或筑书屋,或购大量文人书籍,或直接捐款办校,为了子孙能够有朝一日走上仕途,或有一技之长。或深喑道德礼仪,可谓义无反顾,大力为之。据不完全统计,宋元以来,徽州共建有260多所书院,书院都设有山长,聘请饱学之士作主讲。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子孙予以宗族支持,给予生活费与路费,为其全心全意读书解除后顾之忧。   对于没有足够悟心的子孙,徽州人也不完全死板的要求他们读书致仕,从商或进行其他职业练习成为生存的选择。众所周知,徽州不但是个盛产科举仕宦的徽商的地方,徽州版画、徽州戏曲――木莲戏、徽州绘画、徽派建筑、新安医学、徽州三雕、徽州饮食等等也都是各有千秋,别具特色。   除了具有“孝义之道”、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徽州人也不忘教育子孙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刻苦向上的精神。成功者的必备条件是拥有足够的志气和勇气。徽州十之七在外经商的徽州人更懂得这个道理,为培养子孙意志顽强、干预受挫的精神,他们甚至现身说法。例如歙商许尚志常对他的几个儿子“具论艰难辛苦状”,还“勒石堂右,以语子孙”。   徽州生存环境本就不很优裕,对于得来不易的财富,更是珍惜不已,所以培养子弟勤俭治生的职业观念是成为徽州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勤可以创造财富,俭可以节约支出,在封建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勤俭美德对创家立业的意义尤非寻常。徽州宗族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绩溪《华阳邵氏宗谱家规》中写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耕读男子职也,移于游读而男作荒也,纺饪女子职业也,移于艳冶而妇作荒矣。此则十人耕之。不能食一人,十女绩之,不能衣一人,而家何由裕?”《璜上程氏宗谱》云:“俭。美德也。礼兴,其奢也必俭,圣训昭然。迩来侈靡相当甚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