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高考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专题复习精品导学案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一、考纲考情:
考点
序号 考 查 内 容 目 标 要 求 考情回顾 内 容 重点 一般 识记 理解 掌握 2012年新课标卷:纸币的优点
1 商品的基本属性 √ √ √ 2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 √ √ 3 货币的基本职能 √ √ √ 4 金属货币与纸币 √ √ √ 二、目标要求
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其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及其本质,把握货币的基本职能,掌握纸币的产生、含义及其发行的规律。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难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计算
四、考点击破
考点一 商品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一个物品成为商品的条件:一要是劳动产品;二是要用与交换。
点拨1:物品、劳动产品、商品的关系(见右图)。
2.基本属性(二因素):关系 区别 联系 含义 属性 所有者 生活中的表现 使用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自然属性,反映人与物的关系 交换前:生产者或销售者;交换后:购买者 强调“物美”度:质量、性能、服务、实用度等 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社会、本质、特有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 交换前:购买者;交换后:销售者、生产者 强调“价廉”度:价格、成本、昂贵、便宜等。 考点二 货币的本质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为媒介————货币产生。
2.货币的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为什么由金银固定充当?)
.本质:一般等价物。
. 区别 联系 含义 产生 货币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比一般等价物晚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二者都是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都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二者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一般等价物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比货币早 考点三 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
含义 行使时的货币状态 识别关键词 产生 价值尺度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观念上的货币 标价、价格、价值等 基本职能:随着货币的产生而生产。 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现实的货币 购买、买、卖、花、用等 点拨2: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比较
①含义不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②公式不同:物物交换公式是“ W—W”,商品流通公式是“ W—G—W”;即:商品流通有货币作为媒介,物物交换没有。这意味着物物交换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商品流通在货币产生后出现。③买卖是否同时进行:物物交换买卖同时进行,双方满意即可成交;商品流通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分离的。
其它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 特点 现实的货币 现实的货币 现实的货币 作用 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 贮藏财富 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 举例 小李缴纳了100元个人所得税 小王用人民币兑换了1千克黄金 我国购买了美国1000元美元的机器设备 共性 都是货币基本职能的延伸 考点四 金属货币与纸币
1.2.纸币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之为货币。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有权发行有权决定发行量有权决定纸币面值、货币流通公式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含义及表现。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区别 含义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表现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 物价持续下降,生产下降,市场萎缩,失业增加等。 成因 发行过多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 联系 (1)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量不平衡造成的。
(2)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抑制 点拨5: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考高中政治时政热点《能源(石油)问题》专题复习讲座资料.doc
- 2013年高考高中政治时政热点《核扩散问题》专题复习讲座资料.doc
- 2014年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doc
-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七新航路开辟、殖民主义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分考点知识整理.doc
-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二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分考点知识整理.doc
-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分考点知识整理.doc
-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考点知识整理.doc
-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十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分考点知识整理.doc
-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十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分考点知识整理.doc
-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十四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分考点知识整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