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与职业精神(3).pptVIP

  1. 1、本文档共1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人 文 研 究 院 * 人类痛苦与医学的意义 疼、痛、痛苦、苦难(民族、人类) 肉身与灵魂(科学与宗教,确定与混沌) 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个体-群体), 观点:只聚焦于生理(实验)平台的科学意义的疼痛研究是不充分的。痛苦不应还原成为疼痛。 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者) 救助与拯救/救赎(救渡) 美国医学人文学家佩里格里诺:医学面对的是苦难中的人类需求,医生的基本品质是“对于人类痛苦不可遏制的敏感”。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人 文 研 究 院 * 人在病中的痛苦叙事 一、生理层面 1.疾病造成身体痛苦与不适 2.丧失行动自主、生活自理以及控制能力 3.疾病造成食欲不佳、鼻胃管进食,肠外营养 二、心理层面 1.情绪困扰:病后的恐惧、焦虑、忧郁、愤怒、委屈、自责、沮丧、无助。 2.身体失能的沮丧与自我接纳障碍 3.对治疗缺乏信心,生命充满不确定感 4.自我价值感的丧失,罪感滋生 5.久病缠身的折磨造成对生命意义的质疑 6.面对死亡的威胁与恐惧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人 文 研 究 院 * 人在病中的痛苦叙事 三、社会及经济层面 1.生病后人际关系改变,逐渐与朋友、同事、社会疏离,且因为角色的退化,变得较为退缩、孤立、没有自信,人际适应困难、社交圈缩小,不知如何重返社会。 2.病人长期生病,爱情、婚姻、家庭可能因而受到影响,另一半可能因而离去,担心与所爱的人分离。 3.因病人生病住院或长期复健疗养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如家中主要收入者生病,更有顿失经济收入来源的近忧。 4.丧失劳动能力,工作或学业可能因而中断,担心失去工作机会、未来前途不明、不敢预期未来的生活,原本的人生规划将因此而彻底改变。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人 文 研 究 院 * 医生叙事:道德“日全食” 医生为什么要关爱病人? 社会分工机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信仰:病人的那一份痛苦如同是耶稣的痛苦,出于信仰的驱使去眷顾耶稣(病人)的痛苦。 体验:医生成为病人(病人医生),体验者+观察者,病患者+治疗者,蒙难者+拯救者。同情者+被同情者。身心\主客一体,“一体”同情取代了“异体”同情(共情,移情) 此时,以病人为中心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敬悉病人就是敬悉自己,伤害病人就是伤害自己。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人 文 研 究 院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 叙事医学与医生第二身份的发现 刘易斯·托马斯:在病床上,我更近距离地审视了医学和外科手术,甚至更近地审视了自我。 生过病之后,我比以前更加了解医院、医学、护士和医生,我也更加相信技术的有用性,越高的技术越有用。 在生病期间,我多次看到自己身体内部······但我还是仿佛处在一片黑暗中,我并没有觉得以一种新的方式与自身建立了联系,这种自我距离好像还增加了,我比以前更加分裂,对于构成我的那一个个结构,我更加没有发言权了。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人 文 研 究 院 * 疾病体验对于医生心灵的洗涤1 疾苦体验与咀嚼的丰富细节,超越了教科书和执业经历中的感知,对疾病自我认知的突破。 疾病叙事揭示了生物医学视域之外的社会关系的震荡与破裂:疾病角色的罪感萌生(连累他人与家人),家人、同事、朋友心态与姿态的改变(过度关注、零度诊疗,厌恶、躲避、虚伪、欺瞒)。对社会支撑(心理倾诉、灵魂安抚)的渴望 开掘出疾病关注之外的生命(职业)信心、信念的崩解,对生命未来的失望与绝望。生命坦荡、豁达的稀缺。 凸显出更丰富的个体死亡想象:如死亡逼近的读秒感,死亡恐惧与重生渴求、现世眷恋。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人 文 研 究 院 * 疾病体验对于医生心灵的洗涤2 撞击出医生对医学功能、技术价值,医生角色、医院服务内容(手术、药物)的重新认识,疾苦与死亡的反思与忏悔。职业冷漠、技术傲慢、贪婪(滥用技术)的批判。自我诊疗、评估,诊疗代价的掂量与认知。 通过医-患角色转换,医生世界(客体、观察的)与患者世界(主观、体验的)视域交融,医生对患者的疾痛、苦难从抽象同情(知情-同情)到体验同情(共情),导致道德感、使命感的升华,灵魂的向上与向善,替代由道德训导到伦理自觉的传统路径,完成从生命(痛苦)自觉到文化(道德)自觉的转化。 病人身份的终结与医生身份的复归过程(再次社会化,新医生的诞生)。 * 道德楷模与医生病人 现实的困惑—— 为什么我们树立的道德楷模可敬不可爱? 为什么我们树立的道德楷模可敬不可学? 为何在道德楷模与员工之间有一道“玻璃天花板”? 怎样将道德楷模的人格力量和心灵感动挖掘出来?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人 文 研 究 院 * 赵雪芳(首届白求恩奖得主): 当了一回病人,我对病人更亲了 赵雪芳三次患恶疾。1 9 8 9 年她患上膀胱癌,1 9 9 2 年患上直肠癌,1995年4月,癌细胞扩散,转为肺癌。 由于多次放疗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