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7讲宋明理学讲义新人教版201708080239.docVIP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7讲宋明理学讲义新人教版201708080239.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7讲宋明理学讲义新人教版201708080239.doc

PAGE PAGE 17 第37讲 宋明理学  理学的创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背景 (1)儒学的困境:魏晋时期佛、道两教广泛传播冲击着儒学地位。 (2)唐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 (3)北宋时期:士大夫们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下,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2.概念: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 3.代表 (1)周敦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2)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3)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 (4)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  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朱熹的理学体系 (1)理气论: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根本。 (2)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强调要有社会责任感。 (3)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2.朱熹地位及影响 (1)注解《四书》,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2)作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概况 代 表 主 张 影 响 陆九渊(南宋) (1)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 (2)主张“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 (3)剥落和扫除“物欲”和“意见” 是心学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王守仁(明) (1)致良知; (2)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3)强调知行合一 心学的集大成者 2.地位: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易错易混】 三教合一 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但是,并没有融合成一种思想流派。三教合一开始出现于隋朝。 【数字助记】 “一、一、二”归纳宋明理学 【辨析比较】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区别 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 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 [答题术语] 1.“理学”和“心学”是从属关系。“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 2.程朱理学的理是外在的,求理要“格物致知”,陆王心学的理是内在的,求理要内心反省。虽然对理的理解不同,但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主张用儒家的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 3.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陆王心学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因此“心学”也是“理学”,二者本质相同。 4.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5.理学、心学追求的“理”即儒学倡导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观念,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1.理学与理 (1)理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天命之学,故称为理学,又名为道学。理学是融合释、道二教部分教义与传统儒学的新思想体系,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哲学化阶段的儒学就是“理学”,程朱理学从哲学范畴看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从哲学范畴看是主观唯心主义。 (2)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其实质是封建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主要是三纲五常。 2.朱熹地位前后变化的原因 (1)朱熹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的原因:朱熹的观点尤其是“正君心”的观点,触犯了统治者的利益;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需要。 (2)朱熹死后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的原因:“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压抑人们的自然欲求,消磨人们的反抗意识和不满情绪,用三纲五常作为道德标准,维系专制统治,从根本上说他的思想更加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3.宋明理学家、佛教、先秦儒学家关于“人性”的探讨 宋明理学家认为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习性却相差很远。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