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08J07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要点】
一、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
1.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2.性质:(1)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二、邻补角、对顶角
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相邻的两个角是邻补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对顶角相等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如图所示,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形成八个角
1.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2.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3.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四、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1.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五、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垂直于两平行线之一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直线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已知AOB是一直线,OC是∠AOB的平分线,∠DOE是直角,图中哪些角互余?哪些角互补?
例2.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2倍多8°,求这个角的余角。
例3.如图3所示,∠1和∠2是直线______和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同位角。
∠2和∠3是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角。
例4、如图所示,∠ABC=∠ADC,BF、DE是∠ABC、∠ADC的角平分线,∠1=∠2,求证:DC∥AB
例5、如图,AB∥CD,求证∠B+∠C+∠E+∠F=540°。
例6.如图6,已知直线AB分别交a与b于A、B,∠DAB与∠EBA平分线相交于C,若AC⊥BC,求证:a∥b
另类课堂: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6.下列四个图形,若图中∠1=∠2,能够判定AB∥CD的是( )
7.已知在△ABC中,∠A=∠B=2∠C,则∠A= ,∠B= ,∠C= 。
8.已知∠1与∠2是对顶角,∠1与∠3互为补角,则∠2+∠3=________。
9.如图2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DOE是直角,若∠1=30°,
则∠2=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
10.如图3所示,直线a、b、c两两相交,∠1=60°,∠2=∠4,则∠3=______,∠5=_______。
11.如图,已知AE∥BD,∠1=3∠2、∠2=25o,求∠C.
12.如图,已知AB∥CD,被直线EF所截交AB、CD于M、N,MP平分∠EMB,NQ平分∠MND,求证:MP∥NQ
13.如图,已知AE∥BD,∠1=3∠2,∠2=25o,求∠C.
相交线与平行线作业
1.如图1所示,
(1)由∠1=________,能得到ED∥BC;(2)由∠C=________,能得到ED∥BC;
(2)由∠4=________,能得到ED∥BC;(4)由∠5与_____ 互补,能得到ED∥BC;
(3)由∠C与________ 互补,能得到ED∥BC。
2.如图2所示,已知∠1=∠2,∠3=∠4,
由∠1=∠2,可判定_______∥_______;由∠3=∠4,可判定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已知DE∥BC,∠D:∠DBC=2:1,∠1=∠2,求∠DEB的度数。
4. 如图,已知AB∥CD,∠B=140°,∠D=150°,求∠E的度数。
初二暑假数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