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与依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质与依恋

东北师范大学 论文 题 目 气质与依恋 姓 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日 期 2010年6月 摘要:依恋是亲子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母子依恋关系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两者是儿童早期发展中重要的心理指标。 关键词:气质 亲子依恋 依恋类型 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 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依恋行为系统存在于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指母亲) 之间,是婴儿寻求与母亲保持亲密联系的行为倾向,是母婴之间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结。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 艾斯袄斯等人发明的“陌生情境”测验是最经典的测量依恋的实验室方法,这项测验提供了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关于婴幼儿的多种行为反应的测量。并根据婴儿在两个重聚情境中指向抚养者的行为模式将婴儿依恋类型分为安型、回避型、反抗型三种类型。梅因等人在以后的研究中又发现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后两种合称不安全依恋。 依恋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是Ainswort h 提出的依恋个体差异的研究。跨文化研究表明:儿童依恋类型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依恋的形成关系到亲子双方,母亲往往是儿童最早最重要的依恋对象。儿童形成何种依恋风格,不只与父母的抚养方式有关,还与儿童自身的特点有关。婴幼儿的气质是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之一。关于依恋类型的确定,美国Ainswort h 的工作最具有经典意义。他为研究母婴依恋的个别差异建立了一个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程序:通过观察和分析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行为表现,主要是用以评价8~18 个月婴儿依恋关系的标准化程序。该方法的理论背景是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行为”,通过行为控制系统的调节,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儿童和依恋对象不断转换的寻求亲近行为和探索行为。 英国心理学家,杰出的儿童精神病学家Bowlby提出的亲子依恋理论是建立在演化论的基础上,主张依恋行为与控制系统存在于人类脑部的神经机制中。Bowlby相信在生命的头几年中,依恋行为控制系统会启动,并引导孩子与主要照顾者共同建构起依恋关系。Bowlby认为这些后天培养出的目标、期待、欲望与感情等心理内涵,会组成个体的认知结构,此即为他所称之内在运作模式。 ??? Bowlby的依恋发展模式本质上是论述依恋关系于生命头几年之成长方向与历程的一般倾向Mary Ainsworth进一步将此理论扩展及延伸,她认为依恋的品质可以从安全感的向度上区分成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依恋,会让孩子建构出不同的内在运作模式。 ?综上所述,Bowlby与Ainsworth的依恋形成及维持理论,结合了生物及社会(学习)理论中所提及的议题及历程,并据以说明婴儿期及儿童早期的亲子关系如何被共同建构的过程,并据以了解从婴儿期到成人期,亲子关系的个别差异与如何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根据依恋理论,这些历程与发展都是建构在早期(并持续存在)亲子关系品质至上。 许多研究者也试图以气质理论来解释人格形成的先导因子。相对于依恋理论在基本的研究议题、历程、概念及测量等方面都较为统一,气质理论则意见分歧,无论是研究的基本议题、气质的概念,或何种测量向度最能捕捉常态变化和年龄内变异,各家并没有一致的看法。然而,大部分的气质理论都假定气质特制是植根于各特定婴幼儿独具的生理特征,而非经由照顾者与幼儿透过社会性之共同建构所产生。依恋理论与气质理论对人格社会发展的解释在概念上是如此的不同,也难怪这两者的论述在触及解释以上种种议题的发展时,经常会意见不合。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气质测量与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派中最经典的发现——安全/不安全向度只有些微相关或没有相关。此外,即便有些研究结果的确发现不同依恋型孩子的气质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也只显现于不安全依恋儿童之间。然而,当使用非陌生情境的其他方式来测量依恋安全性时,气质和依恋间的相关值欲有升高的趋势。比如,以一个连续的向度来测量安全性高低的“依恋行为Q分类(AQS),以AQS测出的依恋分类与许多气质测量都显示出微量到中度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当气质测量向度逼近负向情绪或一般情绪倾向之描述,依恋与气质的相关性也随之增加,这是因为AQS与气质量表测量的都是儿童在社会情境中的情绪品质。因此可以推论,原则上情绪并不能自儿童所成长的社会环境中分离。如果气质理论想要保留气质特制应视为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