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评苏联模式
浅评苏联模式
摘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1991年底,苏联解体,世界为之震惊。苏联的解体同它的建立一样都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都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坚不可摧的超级大国会在一瞬之间土崩瓦解呢?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因素在于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苏联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以及对这一模式的认识和评价。苏联的解体留给后人太多值得沉思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应该牢牢记住这次惨痛的教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继续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而奋斗。
关键词:苏联解体,原因,苏联模式
二十世纪初期,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成功使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思潮变成了一种社会制度、从一种社会运动变为一种政治实体,马克思主义学说得到实现。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国家苏联的建立,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了时代的面貌和世界的格局。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苏联开展了工业化运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在二战中,苏联成为打败法西斯的主力军,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欧亚先后有十一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连成一片,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正是这个阵营的核心。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国家,却在1991年底发生了剧变,并最终解体。一个具有90多年历史和拥有1900多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旦夕间丧失了执政地位并陷于瓦解;一个拥有2.8亿人口的统一的苏维埃联盟大厦,顷刻间倒塌,分裂为15个国家;飘扬了74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旗帜转瞬间落地,不少新独立国家选择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无疑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次重大的挫折,但这是否就意味着社会主义也失败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恩格斯说过:“有无数互相交叉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1]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原有体制的弊端造成的。苏联的原有体制是一种高度集权体制,这种体制实行了几十年,使社会积累了大量矛盾和问题,孕育了严重的危机。最后,在西方“和平演变”的强大攻势下,在国内外反共势力的猖狂进攻下,在执政的共产党推行错误路线的条件下,便发生了苏联解体。所以说,苏联的解体只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又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我们看待任何历史事件都应当从当时的条件出发,而不能脱离开历史背景孤立的看问题。斯大林模式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当时时代的产物。
首先,从国际环境来看,苏联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相当的严峻,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和世界大战的逼近。
党内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求国家优先考虑对付外敌的入侵。斯大林认为“帝国主义阵营中武装干涉趋向的加强和战争的威胁(对苏联的威胁)是目前形势的基本因素之一”[2]。因此他强调,“赶快在苏联建立工业化的基础”。[3]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日益临近,苏联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强大的战争物质基础,这成为当时党内的共识。20—30年代的这种国际环境对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有非常大的影响。
其次,从国内条件来看,俄国落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条件的影响。
苏联是从沙俄这个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脱胎而来的,不可能在夺取政权短时间内就消除沙俄在许多方面留下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比如说小农的平均主义思想;封建专制造成的民主意识的缺乏;封建家长制的社会心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传统等。
当时的苏联,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必须走一条超乎寻常的道路。这就要求全党全国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高度统一,要求高度集中地使用国家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起强大的工农业经济基础,迅速实现工业化。
再次,苏共领导人机械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都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一些设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1)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物质生产资料。(2)整个社会生产自觉地按计划进行。(3)商品交换将被排除,因而也排除了产品向商品和价值的转化。(4)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自行消亡。(5)消灭了城乡差别等旧式分工,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苏共领导人基本照搬了马恩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创建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起点是很高的,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的。社会的发展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无论哪一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