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尘封记忆.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开尘封记忆

打开尘封记忆   坐落在天津市塘沽区的天津碱厂,全称为天津渤化永利碱业有限公司,其前身是解放前著名的“永久黄”企业集团。也许大家对“永久黄”并不熟悉,但是提起范旭东、侯德榜、李烛尘……这一串串掷地有声的名字,我们应该不会陌生。诞生于1914年的“永久黄”团体,虽然只是一个企业集团,但在近代中国,却如同军事工业之于安庆、钢铁工业之于汉阳、煤炭工业之于唐山、纺织工业之于南通一样,对天津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塘沽城区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与催化作用。   尘封探秘――“永久黄”团体档案   “永久黄”团体是中国兴办民族化学工业初期,天津的永利制碱公司、久大精盐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所组成的化学工业团体。其赫赫扬扬,将近百载,被誉为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摇篮。结识“永久黄”团体,源于一次查档经历。笔者在一次阅卷中,发现了一封李淑一给永利久大化学工业公司负责人的亲笔信。毛主席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我失骄杨君失柳”一句人人皆知,而李淑一作为久大股东却很少人知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笔者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开始查阅“永久黄”团体的档案。原来,久大精盐公司于1914年7月20日创建,其创始人范旭东当时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运作,所以创建时它的注册名称为“久大精盐股份有限公司”,于1914年9月22日在北洋政府盐务署注册备案。“久大”一经注册就得到当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一些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名流纷纷购买“久大”股票。在这些股东中,有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时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的梁启超,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天津金城银行经理周作民,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等。李淑一的母亲刘思亮就是在1921年10月25日购得了久大股票4股,后来转到了李淑一的名下。于是才有了这封书信。信中要求将全部股票和股息捐献给国家,充分体现了李淑一的爱国热情。   “永久黄”团体的档案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保存相对完整,包括文书档案、声像档案、各类图表、账册、地图、期刊、信件以及房地契等。这主要得益于其高层???理者高瞻远瞩的档案意识:从建厂伊始,“永久黄”团体就保留了大量的档案:无论是名人手迹、往来信函,还是各类报表、账册,以及各项实验数据、测绘图,无不悉心整理归档。但是,在战火弥漫,颠沛流离的岁月里,“永久黄”的部分档案资料遭受了严重损毁,实属可睹。“七七事变”以后,永利碱厂、硫酸钮厂相继被日军占领,永利同仁被迫西迁华西创业。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1938年明,永利公司总管理处迁往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公司总管理处存港的各种文件、账册、包括公司新字第559号注册执照等档案资料未来得及抢出,均在香港遗失。解放以后,永利公司业务重心北移,将公司总管理处由上海迁往天津,上海总管理处原址改为公司总管理处上海分处。为配合公私合营,办理业务便利,1952年1月15日,永利公司总管理处迁至北京。在津业务改设天津办事处办理。至此,永利公司总管理处迁移过程方告结束。由于公司总管理处几经迁移,档案―直处于分散保管状态,丢失、损毁现象亦常有发生。尽管如此,在爱国之士的尽心维护下,部分珍贵档案仍然得以保全:塘沽沦陷后,日本军队把久大、永利厂包围。李烛尘按照范旭东的要求,指派员工将厂内留下的部分蓝图和资料集中在制碱炉内烧毁,部分图纸资料则秘密保存,以为到后方建设碱厂做技术准备。“数月以来,一部分留厂员工,处于积威之下,苦心撑持,得将重要图件悉数外移,未以赍敌,最后宁含泪离厂,不辱国权,其精神诚有足多者。”永利碱厂绘图室员工在李祉川带领下,经三四个月艰苦工作,把永利碱厂图纸、资料整理完毕。随后,他们又以复查测绘为名,多次冒险回碱厂核对实物尺寸、结构及设备布置,克服重重困难,一面细心测绘,一面将关键仪表、设备拆毁丢弃,不愿留给敌人。后李祉川率领职员8人携带图纸资料分批乘船南下,由天津乘船转香港抵达汉口,保留了珍贵的技术资料,为在大后方重建盐厂、碱厂保存了的重要财富。这次转移的不是一般的财产,而是一卷卷珍贵的档案,它也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的一次迁移。   提到“永久黄”团体的档案,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及,那就是永利碱厂的“大管家”――余啸秋。余啸秋是永利事业的重要人物,他是范旭东的得力助手,曾经主管永利公司的财务、经营和外交,称他是范旭东和永利的“大管家”,毫不为过。余啸秋于1923年初参加永利公司,始终伴于范旭东左右。无论是公司初创时期资金筹措工作的各种文件,还是严格科学的财会制度,均出自他的手笔。1949年上海解放,余啸秋亲历目睹了解放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深感到人民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扶植与重视,积极参与了公私合营的商谈等工作,经多方努力,永利公司终于在1952年成为中国首批公私合营企业中的一员。合营后,余啸秋任公私合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