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期环境新闻三大突破
新时期环境新闻的三大突破
编者按曾经,我们以为环境污染是资本主义才有的“糟粕”;现在,我们认识到这是现代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曾经,我们守着青山绿水饿肚皮,后来,我们懂得了“开发”,却陷入了“GDP崇拜”。现在,我们终于明白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增长并重。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是三十年来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历程。那么,与此同时,环境新闻应该如何提升品质?媒体应当怎样担负职责?最近,对于2006年年度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未完成的信息,新闻界并未一窝蜂“炒作”,而是既报道不足,也看到进展,同时分析原因。有人据此认为环境新闻日趋成熟。其实,环境新闻报道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现实更提出了更多问题,为此本刊特推出专题“环境新闻解析”,使更多同行分享经验。
在环境保护部门,人们熟知一句话:环保靠宣传起家。在宣传的各个领域中,新闻报道???盖面广,公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对环保事业的发展更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广大环境新闻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宣传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揭露各种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及时报道环保工作进展,努力促进一些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积极为破解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献计献策,对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0多年来,正是在包括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环境保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摆上了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列为约束性指标。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4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中国的环境保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三个转变”是对环境保护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是做好新时期环保工作的行动指南。
突破简单的“曝光”模式
突破简单的“曝光”模式,舆论监督与引导并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环境新闻是从“曝光”起步的,特别是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环保总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发起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揭露一些地方政府玩忽职守和企业违法排污导致环境污染事故,通过舆论监督,促进了一些环境问题的解决,显示了新闻报道的力量。
“曝光”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也使环境新闻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性、复合性、压缩性的特点”,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彻底解决,环境治理与反弹的矛盾将会在相当长时间内继续存在。环境新闻的“曝光”模式还会继续发挥作用。
但“曝光”不是环境新闻的唯一模式,“曝光”模式本身也有高下优劣之分。如果对环境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认识,为“曝光”而“曝光”,而不是以严肃负责的态度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就有可能演变为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甚至编造数据,哗众取宠。
近年来,环境新闻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是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对环境问题的报道实事求是,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舆论监督与引导并重,出现了一批有分量的深度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比如,2006年没有完成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指标,对这样一个新闻事实,新闻界并没出现一窝蜂“炒作”,既报道没完成年度指标的事实,也客观报道一年来环保工作的进展和社会各界为减排工作做出的努力,同时深入分析了制约完成年度指标的深层次原因,令人信服地说明约束性指标的导向性作用开始显现,对统一思想、克服困难,树立完成“十一五”环保目标的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突破浅层次的道德义愤
突破浅层次道德义愤,用发展的眼光开展深度报道。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是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这将是长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
环境问题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必须靠发展去解决,特别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要求我们既不能宽容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