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营养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临床营养发展 国际部分 1598年Capivacceus将空管插入患者的食管,为不能摄食的患者提供营养 1952年Aubaniac首次报道了10年中应用锁骨下静脉插管的输液方法,这标志着人们在肠外营养(PN)输入途径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1957年为解决宇航员饮食问题,美国科学家Greenstein 发明要素膳,以后又应用于临床的营养支持。 1959年美国科学家Moore 提出营养支持中最佳氮热比例为1:150(g:kcal)。 1961年瑞典科学家Wretlind 采用大豆油、卵磷脂、甘油等原料研制成功脂肪乳剂。 国际部分 1967年美国科学家Dudridk 成功地进行幼犬的中心静脉营养(TPN),同年又将此技术应用于外科营养支持,开创了肠外营养的辉煌时期。 1977年美国科学家 Blackburn等对波士顿几所医院住院病人调查发现约有50%左右的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果肠道有部分功能,首选肠内营养”的营养支持的基本原则。 临床营养被认为是20世纪后医学史上的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国内部分 1961年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在吴肇光教授的领导下首次应用肠外营养成功 南京军区总医院、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肠外营养先于肠内营养发展 1993年中国《中国临床营养杂志》在北京创刊。 1994年中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在南京创刊。 临床营养的研究内容 由于疾病的原因,病人摄取营养存在以下的特点: 1.所需营养底物的改变:热量,营养物质等 2.营养摄入途径的改变: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营养底物的研究 营养底物的研究 七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水 水和无机盐:即临床常说的水电平衡,是临床基本功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供能底物 水电平衡和营养支持,是临床的基础治疗,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营养底物的研究 代谢支持的概念 营养支持的概念 免疫营养的概念 代谢调理的概念 代谢支持的概念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只能一定程度上补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无法扭转机体高分解代谢的状态。因此,对于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是提供代谢所需要能量与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只有在恢复阶段,才可能逆转负氮平衡。 代谢支持的概念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过高热量及营养底物,反而加重机体负担 胰岛素抵抗 以分解代谢为主。增加外源性氨基酸,尤其支链氨基酸,减轻组织分解造成的功能丧失 低热量;热氮比1:100,增加支链氨基酸;能量由糖和脂肪供给;糖脂比1:1; 营养支持的概念 热量和七大营养素的合理供给 外源性营养支持的剂量在危重病的初期为20~25 kcal·kg-1·d-1,在合成代谢的恢复期为25~30 kcal·kg-1·d-1。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应接受25~30 kcal·kg-1·d-1的EN ,如未达到这个目标,应通过PN补充。对于病程较长、合并感染和创伤的危重患者,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营养支持的量需要适当的增加,目标量大约控制在30~35 kcal·kg-1·d-1,否则将难以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 免疫营养的概念 某些特殊营养物质,不仅能防治营养素缺乏,还能以特定方式刺激免疫细胞,调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过度的炎症反应,维持正常、适度的免疫应答。 谷氨酰胺、精氨酸、ω-3 脂肪酸 代谢调理的概念 营养治疗的同时应用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剂调节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减少组织蛋白质分解,使机体物质代谢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 生长激素:思真 左旋肉碱:左卡尼汀,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是人体长链脂肪酸代谢产生能量所必需的一种物质 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 雄性激素 营养支持途径的研究 一、肠内营养 鼻胃管置入术:导丝 鼻肠管置入术:手术;导丝盲插;X线下导丝辅助;内镜辅助;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二、肠外营养 经周围静脉:3次以上静脉炎 PICC 经中心静脉 小结 发展迅速,逐步成熟 已形成包括理论,操作的营养支持体系 前景广阔 * * 水 水溶性维生素(如水乐维他,维佳林等) 脂溶性维生素(如维他利匹特) 化学合成药品(如复合维生素B等) 水溶性维生素—主食、水果蔬菜 脂溶性维生素—植物油,肉蛋奶 维生素 安达美 格列福斯(磷制剂) 化学合成药品(如速立菲等) 各种食物 微量元素 (Fe,P,Zn,I,Cu等) 10%氯化钠 10%氯化钾 10%葡萄糖酸钙 25%硫酸镁 食盐、食物 化工合成药品(10%Nacl,10%lKcl等) 各种食物、盐 无机盐 (Na+,K+,Ca2+,Mg2+) 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糊精 主食 碳水化合物 脂肪乳剂 (10%,20%,30%脂肪乳剂,1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