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离辐射剂量学第一章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二讲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一、相互作用类型 带电粒子:电子、重带电粒子 带电粒子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电子、β射线、质子、α粒子等。凡静止质量大于电子的带电粒子,称为重带电粒子,如μ介子,π介子,质子,∑+、∑-、α粒子及被加速的原子核等。β射线和电子本质上是相同的,通常所说的电子是指核外电子,而β射线则是指由原子核发射出来的高速电子。 1.非弹性碰撞(Nonelastic collision) 硬撞或“对面撞”(hard or “knock-on” collision):b与 a同量级,每次作用能量损失大。 软碰撞或“核”碰撞(soft collision):ba,每次作用损失能量小。 在透明介质中,当vc/n(n是材料的折射率),发生切伦科夫辐射(相干的蓝-白光发射)。 说明: a代表原子半径 b代表带电粒子同物质碰撞过程中其径迹到原子的最近距离 2.辐射相互作用(Radiative interaction) (1)轫致辐射(Bremsstrahlung) b a,受原子核电场作用产生加速度,带电粒子以正比于其加速度的平方(z2Z2M-2)的几率辐射电磁波,其是高能电子能量损失的主要方式,而重带电粒子可忽略。 韧致辐射释放的能量与介质的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带电粒子的质量平方成反比,并且随带电粒子的能量增大而增大。 (2)湮没辐射(Annihilation) 粒子与反粒子相互作用,生成两个光子。 高能正电子飞行中湮没。 3.弹性碰撞(Elastic collision) ba,轫致辐射可忽略,作用体系总动能不改变 4.核相互作用(Nuclear interaction) 高能带电粒子,例如(P,n),(P,2P)等 5.电子对生成(Pair production) ba,入射带电粒子与靶核发生电磁互相作用。 入射粒子的动能远大于其静止能量时,这一过程才是重要的。 对电子而言,此过程发生的几率远小于轫致辐射、核反应的几率。 电子对效应 入射光子hv e + e - 二.阻止本领(Stopping power) 总线阻止本领(Linear stopping power)S: dE是dl距离上损失能量的数学期望值。 1.定义: 设带电粒子在质量密度为ρ的介质中、穿过距离dl时损失能量的期望值为dE,则dE除以ρdl的商叫做物质对带电粒子的总质量阻止本领,记作S/ρ。 意义:描述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程度 总质量阻止本领(Mass stopping power)S/ρ: 质量碰撞阻止本领(Mass collision stopping power)(S/ρ)c 质量辐射阻止本领(Mass radiative stopping power)(S/ρ)r 一般地: 对应地: 2.特性(Properties) 阻止本领可以用量子力学理论给出计算公式(参考书P.11贝特公式) 对重带电粒子,在用理论公式计算(S/ρ)c时,要考虑壳层修正,而对电子往往不需要。 原因:重带电粒子以速度v运行时,通过与电子发生碰撞可交给电子的能量为2m0v2,而2m0v2可能小于k电子的激发能,k电子就会成为不相干电子。电子的速率比具有同样能量的重粒子的速率高很多。 极化效应(Polarization effect)使(S/ρ)c减少 运动带电粒子产生的电场使介质中的原子极化,减弱了运动的带电粒子产生的电场,降低了与较远的电子作用,从而减少了碰撞能量损失。介质密度越大,近距离原子的极化对较远电子的影响就大(密度效应(Density effect))。 (S/ρ)c与E关系 不同重带电粒子 若它们在同一种介质中以相同的速度运行时,壳层修正和密度修正相同,故有 (归一化的碰撞阻止本领)。 电荷交换效应 低能重带电粒子,会“拾掇”电子,使其有效电荷数z减少。E减少, 减少。 (S/ρ)c随z减少而增加 平均激发能随z增加而增加;z/MA随原子序数z增加而减少。从而使得(S/ρ)c随z减少而增加。 化合物中的阻止本领 可以用化合物中每种元素阻止本领的重量加权求得: fi为指定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重量份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设计大赛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赛项(专科组)题库 .pdf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绿色企业评价规范(仅供参考).docx VIP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培训.pptx VIP
- 人教版版三年级年级数学下册全套22套试卷附完整答案检测试卷【2020年.pdf VIP
- 【初中数学】现实中的变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docx VIP
- 相声剧本台词;新版相声:《白字先生》.doc
- 2024试题 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西城试卷)适应性练习地理试卷(1).pdf
- 家校社协同育人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docx
- 《原产地证书及国外关税优惠政策解析》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