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伊索寓言课件》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_14.ppt

《12伊索寓言课件》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_14.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伊索寓言课件》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_14

伊索寓言 葡萄架下的狐狸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牧羊的孩子好几次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大树下的狐狸故意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 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他想了各种办法去采葡萄,但是白费劲。       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狼来了!狼来了!” “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    想一想,假如乌鸦遇上了蝉,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故事好比是身体,给人们教训的好比是灵魂。” ----法国 拉·封丹 一只饥饿的狐狸钻进了果园,果园里一串串葡萄已经成熟。狐狸见了眼睛发红,口水直流,水灵灵的葡萄像宝石一样晶莹剔透;可惜的是,它们都挂得太高,狐狸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虽然眼睛看得见,可是牙齿碰不着。 狐狸白白折腾了整整一个钟头,最后还是不得不悻(xìng)悻溜走。它懊丧地说:“算了!这葡萄看上去挺好,其实酸酸的——果实还未熟:吃一口定会倒牙,涩得难受。” ——《克雷洛夫寓言》 狐狸饥饿, 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 想摘, 又摘不到。 临走时, 自言自语地说:“还是酸的。” 同样, 有些人能力小, 办不成事, 就推托时机未成熟。 ——《拉·封丹寓言》 狐与葡萄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léi)累可爱,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fěi),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dǐ)毁交加,假意清高。噫(yī),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 狐与葡萄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léi)累可爱,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fěi),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dǐ)毁交加,假意清高。噫(yī),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 你知道吗,这本书早在1840年就被翻译到了中国,最初的译名叫《意拾喻言》。翻译者是英国的罗伯特·汤姆。有意思的是,这个叫罗伯特·汤姆的“老外”翻译时使用语言是文言文,每篇寓言的寓意还引用中国的名言、谚语、俗语,于是乎,故事中的狼、狐狸、乌鸦都说起了中国的古话,满口之乎者也,读起来十分有趣。相信你一定会喜欢! 《伊索寓言》是一部适合三岁孩子到九十岁老人阅读的经典。 你连《伊索寓言》都没有熟读,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散。 ——阿里斯托芬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这本书早在1840年就被翻译到了中国,最初的译名叫《意拾喻言》。翻译的语言全是文言文,于是乎,故事中的狼、狐狸、乌鸦都说起了中国的古话,满口之乎者也。 有趣的是,翻译者竟然是个老外,是一个叫罗伯特·汤姆的英国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