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文论整理资料
出处:
1、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支黑色的花朵。
精神的实质就是真理本身。
天才的谦逊就是用事物本身的语言来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本质的特征。天才的谦逊是要忘掉谦逊和不谦逊,使事物本身突出。精神的普遍谦逊就是理性,即思想的普遍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按照事物本质的要求去对待各种事物。
严肃是掩盖灵魂缺陷的一种伪装。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
2、劳动创造了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3、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
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
5、而您不无根据地认为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而且也许根本不是有德国人来达到的。
您完全正确的反对了现在流行的恶劣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总而言之是一种纯粹低贱的自作聪明,并且是垂死的模仿文学的一个本质的标志。此外,我觉得一个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从这方面来看,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的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据我看来,悲剧的因素正是在于:同农民结成联盟这个基本条件是不可能的;因此贵族的政策必然是无足轻重的;当贵族想取得国民运动的领导权的时候,国民大众即农民,就起来反对他们的领导,于是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垮台。
您看,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锥来衡量您的作品的,而且我必须这样做才能提出一些反对意见,这对您来说正是我推崇这篇作品的最好证明。
——《致斐迪南·拉萨尔》恩格斯
6、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末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
——《至保尔·恩斯特》恩格斯
名词解释:
1、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在1859年4月19日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具体的内涵包括:1、艺术必须具有审美属性,文学必须是美的文学。2、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须表达“意识到的历史内容”。19世纪30年代德国流行一种所谓“倾向文学”,这种文学以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表现小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在创作缺乏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单纯通过作家或作品中人物宣扬某些抽象的社会政治观点。—1906,挪威著名作家。他的创作不仅是挪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整个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戏剧的一面旗帜。他从1849年开始创作,前期侧重浪漫主义历史剧,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后来主要创作反映当时挪威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社会问题剧”,不同程度上揭露和抨击了现实的黑暗、鄙俗和虚伪。妇女解放问题是他的剧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玩偶之家》是代表作,他的作品还有《社会支柱》、《人民公敌》和《群魔》等。
6、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它强调两者的辩证联系。典型环境,一是典型人物活动的具体生活环境,二是体现时代特性的真实的社会历史状况。或者说,一是文本中的自然环境,二是文本中的社会环境。典型人物不能脱离典型环境,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要求作家按照客观世界固有的样子,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真实逼真地反映客观世界,但是,现实主义可以进行符合生活逻辑和事物本质的合理虚构。现实主义注意细节刻画,要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在早期,1844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时,他们是以实践论的人本学为理论支点的。施里加《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大力宣传青年主义精神,是批判的批判,而马克思、恩格斯所写的《神圣家族》则是施里加理论的批判的批判的批判。从情节安排上看,《巴黎的秘密》中的“刺客”给我们揭穿了自己的批判转变的最玄奥的秘密,他从屠夫后来成了杀人犯批判地变成了狗;而被侮辱被损害的少女玛丽花赎罪而死;“校长”最后被挖了双眼。青年黑格尔派自视为上帝,以批判的批判家自居,用“自我意识”取代“绝对的理念”,因此在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举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异化成为了历史服务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了对尘世的批判,对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