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4多相流体渗流特征
第四节 多孔介质中的相对渗透率特征 教学目的: 1、掌握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流度比的 概念 2、理解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因素; 3、掌握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4、学会分析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态和特征。 1.相(有效)渗透率 相渗透率:指多相流体共存和流动时,岩石允许其中某一相流体通过能力大小,称为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 例一:L=3cm,A=2cm2 ,?=1mPa.s的盐水100% 饱和,?P=0.2MPa,Q=0.5 cm3/s. 则该岩样的K绝为: 例二: 如果? =3mPa.S 的油100%饱和岩心,?P= 0.2MPa, Q =0.167 cm3/s , K绝为: 结论:绝对渗透率是岩石固有的性质,与通过岩石的流体性质无关。 例三:用油水同时流过此岩心,测得盐水的饱和度为Sw=70%,和油的饱和度为So=30%时,盐水的流量为 0.30 cm3/s ,而油的流量为 0.02cm3/S,此时油、水的相渗透率为多少? 解:(1)当Sw=70%时,盐水的有效渗透率Kw 为: (2)当So=30%时,油的有效渗透率Ko为: Ko + Kw =0.27 ( μm2 ) K绝=0.375 ( μm2 ) 结论:多相共渗时,?Ki K绝( i =o,g,w ),即:多相共渗时,同一岩石中的各相流体的相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原因:多相共渗时,共用同一渠道的各相流体相互干扰,不仅要克服粘滞阻力,还要克服毛管力Pc ,附着力和由于液阻现象增加的附加阻力。对某一相而言,其它相的存在实际降低了该相的流动空间。 2相对渗透率 定义:多相共渗时,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之比。 通式:Kro = Ko/K;Krg = Kg / K;Krw = Kw/K 由例三可知:油、水的相对渗透率: 结论:尽管Sw+So=100% ,但 Kro+Krw =72% 100 %。 即:多相共渗时, 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1或小于100%。 对比一下实验结果: Sw/So =70 / 30 =2.33 倍 Krw/Kro= 0.6 / 0.12 = 5倍 若Sw增加 10%,即: Sw= 80 %, So = 20% , Krw和Kro之间是否仞然是 5 倍关系?通过做实验,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 采用相对渗透率曲线来描述。 3流度 定义:多相共渗时,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该相的粘度之比。 4流度比 定义:多相共渗时,水的流度与油的流度之比。 二、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及影响因素 定义: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相对渗透率曲线。 1、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两相、三区、五个特征点 2 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 1)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 2)岩石润湿性的影响 亲水岩石: 等渗点含水饱和度大于50%; 亲油岩石: 等渗点含水饱和度小于50%。 随接触角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 依次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依次 升高。(如教材图10-13) 3)流体物性的影响 A.流体粘度的影响(见教材图13-16) 非湿相粘度很高时,非湿相相对渗透率可以大于100%,而润湿相相对渗透率与粘度无关。 粘度比的影响随孔隙半径增大而减小,K1μm2时,粘度比的影响可以忽略。 粘度比只有在含油饱和度较高时才有影响;而含水饱和度很高时,粘度比的影响就很小了。 B.流体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见教材图13-17) 表面活性物质的存在,可以改变油、水的存在形式(分散相或分散介质),分散介质的渗透能力大于分散相。 4)油水饱和顺序(饱和历史)的影响 流体作为驱动相时的相对渗透率大于作为被驱动相时相对渗透率。 Kr驱动Kr被驱动。 对于同一饱和度,作为驱动相时是全部连续,而作为被驱动相时只有部分连续,所以,Kr驱动Kr被驱动。 驱动相流体争先占据阻力小的大孔道,并有沿大孔道高速突进的趋势,所以, Kr驱动Kr被驱动。 5)温度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6)驱动因素的影响?= ? L/K?P≥0.5×106进入自模拟区 三、 三相体系的相对渗透率 四、 相对渗透率的测定和计算 1.稳态法 ◆末端效应 定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