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疑惑中提出问题在问题中点燃火花
在疑惑中点燃智慧的火花
浙江省 湖州中学 冯 寅 (313000)
在数学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它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要有问题首先要生疑,在我们的学习中,许多地方是可以质疑的,如:好象条件不足;可能题目有错;答案纯属偶然等等,我们若能抓住这些疑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一定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从而真正领悟数学的真谛。笔者在教学中多次遇到这样的机会,也体会到了这种教学的价值和乐趣。下面例举两个案例和大家共赏。
案例1(疑惑---------纯属偶然)
问题:求:过直线:和直线:的交点,且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方程。
这是我在复习直线这一节时在课堂上要学生练习的一个题目。这题大部分学生的解法是利用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得交点是。再利用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可得:所求的直线方程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题目,一般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们看到它背后蕴涵着的重要方法和结论。
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我在教室巡视时,有一位学生问我,两式相加就是要求的直线方程?对不对?我走回讲台。
师:大家应该完成了吧,直线方程是什么?(大家都说是)。还有没有话要说?(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同学提出:把已知的两个方程相加正好是所求的方程(大家很惊讶!)。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是否偶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
生1:是偶然的!因为两方程相加常数正为零,过原点了。若把直线的方程改为:,两式相加就不对了。
生2:是偶然的!两个方程相加,怎么知道就过原来两直线的交点呢?
生3:两个方程相加得到的方程,过原来两直线的交点这是必然的。因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一定适合相加后的方程(许多学生点头表示赞同)。但是,相加后常数为零,正好表示直线经过原点好象是偶然的。
生4:刚才前面同学说把方程改为,我看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可以改变常数,使方程变为,再相加就对了(大家很奇怪)。
生1:那么再把过原点改为过点,这个方法完全失效了(大家笑!不语)
师:难道这就不行了?(希望之火不能熄灭)
生5:我把过点转化为过原点,把两直线的方程改为::,:,再相加又对了。(大家哈哈大笑!)
师: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的?
生:有偶然也有必然。
师:对!表面上看起来,随着方程的形式,点的坐标的不同,方法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其中确实有必然的因素存在。
必然因素:两条直线的方程相加的意义是:表示一条新的直线,这条直线经过原来两直线的交点。
设两直线方程为:,:相交与点,那么,经过和的交点的直线可以表示为:()=0。有个这样的共识,不管点的坐标是什么,我们只要代入方程,求出就可以了。
这个方法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有什么价值?
生6:我们可以不求交点,而解决和两直线交点有关的问题。
师:很好!让我们来试一试。
例1 求:过点,且过两直线和的交点直线方程。
分析:设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为:()=0。因为过点,代入方程可得:,则,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变形1:过两直线交点,平行于直线
变形2:过两直线交点,垂直于直线
师:上面结论的另一应用是,若我们已知一个含有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我们确定它是否过定点。
求证:不论为何值,直线过一定点。并求此定点的坐标。
分析:原方程可整理为:,这就是过直线和交点的直线方程。所以定点满足:,解得:,那么,定点为。
变形1:若、满足,则直线过定点吗?若是,定点是什么?
变形2:求证:直线过丁点。
(学生用自己探索出的结论来解决问题,心情愉快,记忆深刻。当我心满意足的想结束话题的时候,又有学生提出了问题)
生7:若和平行时,()=0。是什么意思?
师:大家猜一猜,应该是什么关系?
生:平行!(这是一种类比的思想)
师:能不能严格证明?(利用对应系数成比例可以完成)那么,我再给大家看下面的问题:
例3已知三条直线,:;:,:。你能判断出这三条直线有怎样的关系?
分析:这题可为是对上面探索的一个总结。明显可以看出,和相加正好是。因此,当和平行时,也和它们平行;当和相交时,也和它们相交于同一点。
案例2(疑惑---------条件不足)
问题: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求:。
当我出示该题后,学生整齐的低下了头,静静的开始计算。我巡视了一周,大部分学生的解法是这样的: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因为, 所以有:。这时,陆陆续续有学生抬起头,再看了看题目,有的学生皱起了眉头,另外一部分学生窃窃私语“好象条件少了”。这时,我叫了暂停。
师:同学们在解题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1:解不出来的,好象条件少了。
师:(我装着再看了一下原题,)是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