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课件1培训课件方案研究.ppt

《如梦令》教学课件1培训课件方案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梦令》教学课件1培训课件方案研究.ppt

课文导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不空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品读李清照。 李白 诗仙 李煜 词圣 词国女皇 李清照 诗歌鉴赏三步曲 知之:理解诗意 好之:体验诗情 乐之:感悟诗理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简介】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或“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如梦令”。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李清照 (1084.2.5.—1155.4.10.)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派词人 ,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词人简介】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嫁金石家赵明诚。靖康之变,仓皇南渡。建炎三年,明诚靖故。李清照携图书,并明诚遗著《金石录》逃兵乱,足迹遍江浙皖赣一带,晚年寓居临安。现传《漱玉词》。   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南渡以后,词的风格从清俊旷逸变为怆凉浓郁,多寓故国黍离之悲,给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 中文名: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代表作品:《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 《夏日绝句》 艺术流派:婉约派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藕 莲藕 ǒu 生字学习 【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沉醉:大醉。 兴尽:兴致尽了。 藕花:荷花。 争渡:这里指奋 力划船渡过。 滩:河滩。 常记: 溪亭: 日暮: 沉醉: 归路: 时常记起。 小溪边的凉亭。 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大醉。 回来的路。 【注释】   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一个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shàn)溪,为的是忽然兴至,要去访问一个朋友戴安道。等到了戴家门口,他并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既然兴尽即返,不问归路,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密之处的失误。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争渡,争渡。   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渡)”。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读一读,说说从带点的词里,你能体会到什么。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 “沉醉”表达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不知归路”写出了什么? “不知归路”写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读句子,说意思。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这句词表明主人公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她的忘情心态。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读句子,说体会。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同学们齐读这首词,说说它的意思。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