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液透析并发症研究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血液透析并发症研究报告.ppt

诱导期血液透析相关的 急性并/伴发症及处理 陈伟杰·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唯一一种能够应用人工机械装置长期替代人体功能器官(肾脏)的医疗方式; 在目前现阶段这种功能替代还是部分、不完全的(排泄、代谢、内分泌); 虽然血液透析无论在设备、耗材、方式、技术,还是理论、观念、应用、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和成就; 然而,还有大量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血液透析相关的急-慢性合并症就是其中之一。 那该怎么做? 怎么实现呢? 要怎么办才能做到啊?! 哪些场合适合用PPT? 答案是:“什么都不干肯定不行!” * 问题终究总是要解决滴。。。。 什么是诱导期血液透析? 用非透析疗法无法维持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命时,可考虑采用透析疗法,其所涉及的问题是慢性肾衰的透析标准和如何过渡到规律性透析---这个过程称为诱导透析(不稳定透析)。 诱导期透析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渗透压梯度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和导致水的异常分布。(降低透析效率、增加透析频率) 因此,必须根据对患者的全面了解(病史、症状、体征及各种实验室资料),综合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诱导透析方案。 诱导期血液透析基本措施 使用小面积透析器(1.0±0.2m2)、低血流量透析(125±25ml/min)、低透析液流量透析 多次短时间透析:血尿素氮42.8mmol/L,渗透压350mosm(Kg.H2O)---首次2小时。透析后渗透压下降不30mosm(Kg.H2O)较安全---增加频度。 增加血浆渗透压:早年有应用静输甘油、或甘露醇,高-低钠序贯透析简单/有效。 选择适当的血液净化方式:如血液滤过、腹膜透析很少发生失衡综合症,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少。 什么是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 在血液透析过程 中 或在血液透析结束 时 发生的,与透析治疗本身有一定相关的并发症称之为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 长期血液透析过程中缓慢发生的相关并发症不在此讨论范围。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有哪些? 心血管并发症(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脏骤停等) 首次使用综合证(First—use -syndrome,FUS) 失衡综合症(Disepuilibriume syndrome,DS) 空气/血栓栓塞(肺、脑、心及其他) 硬水综合征、酸硷水电紊乱 其它:急性溶血、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痉挛、低血糖。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产生的原因 病人疾病:心-脑血管、低血糖、血栓 透析材料:首次使用综合证 透析方案:失衡综合征 透析设备:发热(污染/致热原)、溶血 透析水/液:硬水综合症、发热(污染/致热原)、溶血、 电解质紊乱、 透析操作:空气栓塞/渗漏血 透析管理:严格管理来讲多少都有关系 血液透析中心脑血管并发症 包括: 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包炎、心搏骤停、脑卒中等。 讨论内容 血液透析期间急性并发症 ——低血压的处理及预防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诱导期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20%~30%。以低血压为特点(即血液透析中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可无任何症状,或可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嗜睡,甚至抽搐、昏迷、死亡,须立即抢救。 低血压可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内瘘不良、闭塞。增加病人痛苦,并使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 发生原因及机制-有效血容量减少 1 .诱导期透析早期低血压,主要原因为体外循环血流量突然增加,血管的收缩反应性低下,引起体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所致。 2 .每次透析体外循环血量为150~200ml,如不给予预充则短时间内血容量突然减少,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导致血压下降。这种低血压常见于年老体弱、低体重病人,心血管稳定性较差的诱导期透析患者。发热、出汗、腹泻体液丢失应关注。 3 .透析超滤过多、过快,血浆再充盈时间不足,有效血容量不足,容易发生低血压。 发生原因及机制-自主神经病变和血管收缩降低 表现为颈动脉和主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弧存在缺陷和交感神经末梢功能障碍及对血管加压物质的反应性降低; 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在低血压的发生中也起一定作用。 发生原因及机制-血管活性物质被清除 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管加压素、内皮素等从透析液中丢失,导致低血压。 发生原因及机制-内分泌性因素 1. 钠储留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