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教程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教程教案.ppt

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年)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反映河南省信阳地区人民抗旱事迹的《英雄的信阳人民》,主创孔令铎、庞一农; 1958年10月1日,摄制的天安门前举行国庆大典的新闻片。 这是中国最早的两部电视纪录片。 1963年,第一部介绍长江沿岸风貌的纪录片——《长江行》——30分钟 1964年,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换了的新疆》 1965年,我国第一部风光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芦笛岩》 比较震撼的作品:《收租院》——王元洪 文革开始后的禁播 许多作品都不同程度地烙刻着那个特殊时代环境所特有的历史印记。但仍然有一些优秀作品。 1.主要反映工农业建设成就和颂扬革命传统; eg: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粮食生产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 2.北京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不畏艰险,深入基层,拍摄出一批比较优秀的作品; eg:《三口大锅闹革命》、《大庆在阔步前进》 3.北京电视台派出多名记者赴外国采访。 eg:《澳大利亚掠影》、《访美纪实》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年)   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1977年9月,摄制了《毛主席在中南海住过的地方》 1977年12月中旬,摄制了《周总理的办公室》 1.纪录片栏目的创办 《祖国各地》——《三峡的传说》、《大连漫游》等193部电视纪录片,10/20/50分钟 2.中国电视史上两个“第一”的纪录:中国电视第一次对外开放协作和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片。 《丝绸之路》中(15集),日(14集) 1980年,中日二度合作的《长江》大型系列片——《话说长江》——又一高潮 1985年5月7日,中日双方合拍《黄河》系列,40万公里/200小时/30集,中央电视台于1988年2月20日播出。 1988年12月,中日双方合拍《望长城》系列。日方称《万里长城》。关键词:纪实性手法;主持人角色;长镜头 开创了中国电视纪实性纪录片的先河,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国独立制作 1986年7月,《话说运河》,28集,中央电视台首次独立创作,一等奖。关键词:边采边播;主持人去现场;电视双向传播。 1987年11月,《唐蕃古道》,19集,一等奖,1983年动议,各台合作。 1988年11月,《蜀道》,25集,或同类一等奖,1982年动议,各台合作。 纪录片题材的拓展 1.社会、经济和改革题材的电视纪录片:《牧马姑娘》、《华夏石油赞》; 2.人物纪录片(名人和英雄人物):《雕塑家刘焕章》; 3.弘扬革命传统题材的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长征——生命的歌》; 4.散文风格的纪录片:解说词融入教浓厚的感情色彩,文学味较浓; 5.政论性纪录片:《邓小平访问日本》、《友谊的春天》等。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年)   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上有了国际化的意识,在主题的立意上站在了人类的高度。平时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要创作理念,它的主要特征是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更是作为纪录者对纪录对象的姿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