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电子商务法导论知识讲稿.ppt
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 遵循公平和谐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规范国家的刑罚权,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国家安全 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 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 第一章 导论 理解电子商务的范围与特点 了解国际电子商务立法 了解中国电子商务立法概况 理解电子商务法的地位、性质、意义、调整范围和对象 1.1 电子商务的内涵和范围 1839年 电报 贸易信息收发 1952 计算机IBM701 辅助信息载体 1968年 电子数据交换 (EDI) 封闭系统 信息传输速度快、更方便 市场运作方式、产品结构、交易双方地位未变 20世纪70、80年代 计算机通信网络发展 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产业发展 国家科学基本网分离 1992年 网络商业化阶段 信息交流双向 开放式信息传输标准 1.1.1 定义 广义:包括利用各种电子通信手段从事的商务。 狭义: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 Internet (TCP/IP) Customer CA Bank Logistics ERP 支付网关 (Payment Gateway) 1.1.2 特点 构造了虚拟商业环境 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实现了信息化和无纸化交易 交易自动化、迅捷化 信息的复制和传递变得极为简洁 信息丰富且收集更容易 ?电子商务特殊性所引发的法律问题的特殊性 L/O/G/O 电子商务法律专题 林 萍 lettertolinping@126.com 课程意义: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包括现有法律体系所提供的解决途径以及需要修订完善的领域,能够结合法律知识分析电子商务发展中发生的案例,建立健康、合法的电子商务行为准则。 课程参考: 郭懿美,蔡庆辉. 电子商务经典案例研究. 中信出版社. 2006 韩学平,孔令秋.电子商务法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高富平,电子商务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与网络法律手册. 法律出版社. 2005 郝振省.2008中国数字版权保护研究报告.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杨立新. 电子商务侵权法.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电子商务法律专家网 商务部网 /index.shtml 课程性质:必修、考查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案例观摩、热点问题探讨 评分标准:到课率10%,课堂表现20%,期末考查70% 考核重点:对实际案情的判断 法律与道德?法律与经济? 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确定了私有制,保留了同态复仇原则和神明裁判的习惯 人分三等:公民权问题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和“让买方小心提防” 法条举例: 1.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发者应处死; 2.自由民在诉讼案件中提供罪证,而所诉无从证实,倘案关生命问题,应该处死; 3.倘法官审理案件做出判决后又更改,则应揭发其罪行,并撤消法官席位,终身不再录用。 六德: 智、信、圣、仁、义、忠 六行: 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商鞅变法——立信、立威 战国末期的韩非子集秦晋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 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恩格斯讲:“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 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 道德保证其实施的力量差异性 道德强调他人的利益和社会集体的利益。 法律在本质上是国家意志性和统治阶级意志 法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制度—社会意识形态); 法与道德的规范内容不尽相同(权利义务);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结构不同(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保证法与道德实施的力量不同(国家的强制力—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 法与道德的形成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规范性文件—潜移默化); 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 法与道德的发展前途不同(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互渗透 法与道德相辅相成 道德的状况制约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