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对比阅读教学设计和分析.docx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对比阅读教学设计和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对比阅读教学设计和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对比阅读教学设计和分析平原县王凤楼镇中心小学 常炳娟《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是六年级下学期的两篇课文,选自第四单元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该单元以“阅读外国经典,了解多样文化”为主题展开。两篇课文都是传统经典篇目,教材提示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学生从小就熟悉的故事。《凡卡》人物的命运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类似,理解起来也没有太大困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完全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不但要抓住课文的难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而且要帮助学生掌握两篇课文的表达方式,即作品的写法。应该说这一要求是高于一般阅读教学的目标的,即不仅仅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主人公悲惨的命运,还要探索为什么课文能写得这么感人。关于把握文章的写法,虽然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却是课程标准对这一学段的要求。笔者还考虑到这两篇课文的文本特征特别适合作对比阅读。第一,题材相似。这两篇文章都讲述了孩子的悲惨命运。第二,人物形象相似。第三,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要素相似。可以引导学生从小说体裁的特点(小说要素)去发现。第四,同样的对比手法。《凡卡》一文,将凡卡在城里的生活和美好的乡下生活作对比,从而反衬出凡卡在城里的生活更加悲惨。而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美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五,同样的悲惨结局。第六,两篇作品还有一处不同在于,《凡卡》还运用了插叙的描写方法,很有特色,可以通过品读凡卡的信来深度理解。本节课应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学生要解决生字新词的问题,并能概况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阅读能力,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应该不成问题。这时,教师应该基于文本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文章表达的方式方法,如何通过表达提升作品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精妙之处,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也大有裨益。【教学目标】1.理解两篇课文的阅读难点。2.复习小说对于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外貌、动作、心理的描写,加深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理解。3掌握两篇课文表达上的异同。(1)体会作者文章构思的巧妙,对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的选择。(2)掌握两篇文章对比描写的特点。(3)体会《凡卡》插叙的描写特点。【教学过程】泛读1.读背景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两位作者的生平事迹,了解他们作品写作的背景,由学生汇报。[设计意图:两篇小说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对于作品的内容基本能够理解,但是他们可能并不明白为什么小说主人公的命运会那样悲惨。比如,有的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小女孩要出去卖火柴,挣不到钱回家还要挨打。凡卡为什么要寄宿在老板家当学徒。这些离学生目前的生活状态太远了。我们可以在导入环节解决学生对于作品写作背景的相关疑问。]2.复述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每篇课文各请1-2个学生用一段话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二、精读品读重点段落。1.每篇课文请两个学生自主选择最有感触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对哪儿感触最深,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触,作者哪些深入、细致的描写打动了自己。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珍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2.引导学生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最段中两个“幸福”的含义。3.用PPT出示一个信封(按凡卡写的地址),引导学生理解这封信爷爷永远也不会收到,即使能收到也无法拯救凡卡,体味凡卡的悲惨命运。[设计意图:关于上述2、3两个教学过程,如果学生能够自己谈到这两个段落,可以顺势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如果学生未能谈及,就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他们思考。两位主人公都曾有各自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但是那些也只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想,作者以此来衬托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两个“幸福”更是“以喜写悲悲更悲”的悲剧描写方法。]三、体悟分组对比阅读。1.根据学生的兴趣,自愿分成四组(每篇课文两组同学),分析两篇作品的写作风格。[设计意图:如果采取全班集体对比阅读占时太长。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着重体味作品的表达方法。]2.填写对比阅读表格。(见文后附表格。)[设计意图:对比阅读表格为学生讨论提供了一幅“地图”。表达方式部分,关于人物的描写是对以往小说人物描写特点的知识技能的复习。而叙述方式则是这两篇作品独有的表达方式。学生可能不知道从何处把握,思考表中提示的问题,就会有收获。]四、分享1.请两组学生代表汇报他们的发现。[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交流思想和发现的场所。要为学生提供与他人分享发现的机会。每个代表要完整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补充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