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园春--雪》
案例名称 《沁园春 雪》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初三学生 提供者 陈中敏 课时 1—2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欣赏这首词,可以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的共鸣。感受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重要词语。
2 、感知词中形象,理解作者思路和全词的主题
技能目标:
3、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诗人表达的感情。
情感态度:
理解诗人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作为我们这些地方的学生,对于雪景,对于黄土高原缺乏生活体验;对于革命领袖的思想缺乏相应的生活储备。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反复的诵读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实现自主学习。
一、运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一、运用课件创设最佳情境。
二 、教给学法,实现自主合作学习 。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雪景。像唐朝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又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雪,纷纷吹落轩辕台。” 等等,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学生跟着老师背诵 让学生学习新课的同时复习旧的知识 二、了解写作背景 。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了解毛泽东的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学习诗词首先应该知人论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
2、提问:学生思考上下两阙各写了什么内容。
1、学生齐读一遍。
2、指名学生读。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 四、品读课文,赏析意境
(一)、学习上阙
学生思考:上阕分几层意思?
1、集体朗读上阙。2、思考:
a. 请找出体现动景、静景的词语。
b. 望”字在词中的有什么作用?望到了什么?
c. 望到的景色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
d. “须晴日”中的“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上阙写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学习下阙 1、自由朗读下阙。
2、按照上阙的方法学生自己先分层理解,简单分析。
教学
时间
教学
模式
5分
8分
学生
探究
8分
主导
7分
应用
知识
个别指导、同伴交流
评价学生
5分
巩固
加深
2分
重点
5分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堂课的设计重在培养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能力,由于所在班级是所谓的基础稍好的班,因此没有把字词放在课堂上讲解,而是在预习时自己掌握。 八、帮助和总结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在因特网上查找泛读材料 感受词的语言、 情感、意境、音韵美 投影视觉媒体: 配乐朗诵(学生感受),学生再朗诵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先演示,再模仿朗诵 学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纠正读音与语调 十分钟 网络 用多媒体展示学习内容(品读课文,赏析意境) 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诗人表达的感情。 投影视觉媒体 展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结果,形成答案。 设难置疑,引起思辩 讲解——演示——举例(或学生讨论)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十五分钟 自制
导入
学生活动1
学习内容
PPT
概述作者及背景
形成性评价
形成
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作业
形成
开始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2
判断
F
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