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地铁车辆四点找平工艺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型地铁车辆四点找平工艺研究

A型地铁车辆的四点找平工艺研究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与国外合作设计的某A型地铁车辆车体落成前的找平工艺。该工艺保证了车体重量在4个二系弹簧上的均匀分布,同时保证了车体和转向架的互换性及车辆牵引性能的正常发挥,是该A型地铁车辆落车前的关键工序。    关键词:A型地铁转向架牵引性能找平称重    轮(轴)重是地铁车辆的保持平稳运行的重要技术参数,轮(轴)重的分配不均,会造成起动空转和运行过程中的轮缘过渡磨耗,严重降低了牵引性能的正常发挥。    地铁车辆设置4个两系弹簧悬挂,以四个作用点通过二系弹簧将车体重量传递给转向架,继而传递至车辆轮(轴),而这四个作用点的车体重量的分配不当必将影响到轮(轴)重的分配不均,因此,地铁车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后果,并在最终的落车过程中将轮(轴)重偏差调整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1.四点重量分配不匀影响牵引性能的力学分析    设该A型地铁车辆车体为P,载荷分布简图如右。图中P1、P2、P3、P4是车体重量作用在4个二系承载点上分载荷。    设:轨距为L、一位端转向架中心销至车钩固定转轴中心距为L1、二位端转向架中心销至车钩固定转轴中心距为L2。设轮子与轨道的摩擦系数为μ1、轮缘侧边与轨道的摩擦系数为μ2。由于轨道的摩擦是滚动摩擦,轮缘侧边与轨道的摩擦是滑动摩擦,μ2远大于μ1。该车牵引力F。    2.A型地铁车辆车体的四点找平工艺    车体四点找平指的是在落车前调整车体的重量分布,避免轮(轴)重分布超出标准,确保车辆在八点称重的通过率。    四点找平的前提条件:车体必须已经完成所有上体部件的安装,如有部件没有安装,则必须配重以保证车体重心不发生偏移,配重数据是根据所有所缺部件的重量和坐标位置计算出总的重量和坐标位置,然后用配重块将所需的重量放在已经计算出的总坐标位置上。    当车体满足四点找平试验的前提条件后,在找平工位利用4个移动式架车机、辅助称重墩及称重系统完成车辆原始数据及补偿后的车体载荷的测量。需要说明的是辅助称重墩放置在轨道两侧的水平基准面上(4个辅助墩上表面的平???度为0.5mm),4个辅助墩的位置关系和车辆的定距及同一转向架空簧中心距离相当。    2.1四点找平工艺步骤    2.1.1用4个架车机把车体抬高,移走假台车,清洁枕梁与空簧上表面接触面的杂物;    2.1.2将四个称重辅助墩依次摆放到轨道两次的四个基准面上,将压力传感器放置到四个称重辅助墩上,并在传感器顶端依次放置上帽形接触过渡件;    2.1.3开动架车机,确保四台架车机同步将车体平稳落到四个压力传感器上方,手动调整压力传感器及帽形过渡件的位置,确保车体枕梁的空簧进气孔能够和帽形件对中,然后在下降,通过称重试验台读取原始载荷分布数据;    2.1.4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在帽形件上方加减垫片的方式,确定车体无应力平面。    2.2轴重偏差△D的分析计算    车体在进行大部件焊接和总成焊时,由于焊接变形造成的车体扭曲、设计上设备重量分布不均或制造上的公差等原因会对车体产生一定的扭曲变形,所以车体四个承载点的载荷一般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M1=(P1+P2)/2    M2=(P3+P4)/2    载荷偏差△Dx=(Px-M1)/M1×100%(其中X=1、2)    △Dy=(Py-M2)/M2×100%(其中y=3、4)    上式中P1、P2、P3、P4是车体重量作用在4个二系承载点上分载荷,M1、M2分别是作用在一位端和二位端的轴重平均值。△D是轴重偏差。    根据标准IEC61133要求,轴重偏差△D必须在±2%以内。    2.3轴重偏差计算示例   表1车体原始载荷数据分布   P1重量(kg) P2重量(kg) P3重量(kg) P4重量(kg)   6590 6130 5680 5730    M1=(P1+P2)/2=(6590+6130)/2=6360    M2=(P3+P4)/2=(5680+5730)/2=5705    △D1=(P1-M1)/M1×100%=(6590?6360)/6360=3.6%    △D2=(P2-M1)/M1×100%=(6130?6360)/6360=-3.6%    △D3=(P3-M2)/M2×100%=(5680?5705)/5705=-0.4%    △D4=(P4-M2)/M2×100%=(5730?5705)/5705=0.4%    通过上述对四个二系承载点的轴重偏差计算可知:P1、P2点的偏差为±3.6%,P3、P4的偏差为±0.4%,,说明车体存在不可忽视的扭曲现象,如果在此种情况下落车将导致两个转向架簧上重量不均匀,影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