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深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docVIP

“十二五”期间深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二五”期间深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

“十二五”期间深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摘 要:国有企业在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后的今天,取得了令人炫目的成绩,但是作为其所有者的民众却并没有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国有企业在收入分配方面反而使民众的利益受损,在保障社会就业、食品安全、公共事业安全等方面扮演不好的角色。无论从经营绩效角度、产权关系角度还是竞争的公平性角度而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都势在必行。因此,应该重新确认全体人民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解决所有者虚置问题;建立起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提高其真实的经营绩效,保证国民经济顺畅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023-04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 (1978―1986年)、“承包制”(1987―1992年)、“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1993年至今)等不同阶段,在经营方式上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所有制上由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已经发展成各种所有制均占一席地位的格局。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国有企业在数量减少的同时其经营绩效呈现出飞跃式的发展,产权关系基本明晰,政企关系相对简单,基本实现现代化管理体制的转变。就目前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而言似乎主体部分的改革已经完成,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对现有成果的不断巩固与完善。然而国有企业在“抓大放小”与“国有资本战略重组”的政策背景下出现的很多“国进民退”事件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加之公众对国有企业的垄断行为、分配不公等表示很大程度上的不满。这就不禁使人深思,国有企业经过改革的真实绩效如何?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改革的方略又是什么?    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分析    1.就整体而言,国有企业的真实经营绩效为负,给其所有者带来了亏损。2001―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累计获得利润总额为58 461.82亿元,2009年的账面利润总额比2001年增长了3.89倍。尽管国有企业利润率取得了明显的增长,但仍然低于非国有企业的水平。2009全国非国有工业企业净资产收???率为15.59%,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8.18%;前者几乎是后者的2倍(见下图1)。2001―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加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16%,非国有企业为12.91%,比国有企业高出58.21%。    而且这种绩效是国有企业在享受着种种政策优惠后才体现出的。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资源租金、融资成本以及政府财政补贴等方面。由此可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名义绩效不够高。那么国有企业的真实绩效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享受的资源租金、融资成本以及政府财政补贴扣除后得到其真实利润(见下页表1)。    由下页表1可以看出,2001―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累计亏损5 112亿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47%,即在绝对值上给国有企业所有者全国人民带来亏损。所以,尽管我们相信有若干个优秀的国有企业存在,但是从整体企业财务的角度看,国有企业在经营绩效方面是负数。    2.从中央企业向政府分红的数据来看,并没有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原则,作为其所有者的民众利益严重受损。根据财政部2008―2011年的数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总额为2 851.86 亿元。主要用于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改革重组补助、新设出资和补充国有资本、中央企业灾后恢复生产重建以及中央企业改革脱困补助这五个方面,占国有资本预算经营支出的82.42%。而纳入公共预算和补充社保的资金共100 亿,仅占总支出的3.51%。从支出构成上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国有企业收缴红利主要用于央企体系内部转移,还没有体现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民众享有经营成果,即国有企业的分红很少涉及到民众的利益。这与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大相径庭,国际上的做法是不论什么机构担任国有股东的代表,一般都要求将国有企业的红利上交给财政部门用于公共支出。    3.国有企业在保障社会就业、食品安全、公共事业安全等方面具有的天然优势丧失,使民众对其产生信任危机。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承载着绝大部分城镇人口的社会就业。但是在经过分流下岗、减员增效等一系列改革之后,国有企业已经不再作为解决社会就业的最大主体而存在。其他的经济主体已经在社会就业方面发挥主要作用。2007―2009年国家统计局的就业数据显示,私营企业和个体两类非国有部门所承载的就业总人数之和逐年上升,二者提供的工作岗位已经远超过国有企业。从表3的数据中看,国有企业具有最重要的提供就业保障的主体地位已经不存在了。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存在的“声誉机制”在民众心目中保持良好形象。但是近年来发生的三聚氰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