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风格”建筑引发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陆风格”建筑引发思考

“欧陆风格”建筑引发的思考   [提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全国盛行的“洋立面”现象,探讨“欧陆风格”的起源、具体概念及特征,指出当前中国建筑创作的一大误区―盲目“仿洋”,提出今后建筑师应意识到“仿洋”的局限性,努力创造有地方特色的中国现代建筑。   [关键词]欧陆风格西学东渐传统仿洋中国现代建筑      一、问题的提出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举国上下,大江南北,到处可见隆隆的建设工地,其中“洋立面”现象即“欧陆风格”占有相当的比例。作为沿海新兴旅游城市的阳江也不例外,风格各异的小洋楼充斥着市区的大街小巷,令人眼花缭乱。中国建筑在经历了长期的对民族风格的追求之后,忽然抛开了仿古而转向了“仿洋”。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我们应看到经济高速发展而文化又相对滞后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二、欧陆风格的具体概念及其特征   “欧陆风格”的出处,我们无法准确的把握。若干年前“欧风”从深圳刮起,继而吹向全国。在开发商和设计师的眼中,“欧陆风格”是高尚住宅的象征。但实际上,它既不特指某一国家又不特指某一时期的建筑风格,而是包括了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一个十足的大杂烩。建筑师们无奈地按照开发商的设想去创作,再加上市场动作的不规范,于是乎,“欧陆风格”在中国遍地开花。   诚然,“洋立面”现象体现着某种文化精神,迎合了现代人的某些需要,成为某些特定阶层或行业“标新立异”的手段。从表面上来看,比起那些毫无内涵的苍白的建筑而言,稍有进步的成分,中国人毕竟长期生活在缺乏内在品质的环境下,以至于对风格、形式有着某种渴望。另一方面,主管部门急于摆脱单调乏味的环境风格,复古的手段已无新意可言。于是,人们的目光便转向了“洋立面”。   面对如火如荼的建筑市场,建筑师已无暇关注建筑的深层秩序,又抵挡不住类似“欧陆风格”这个看似现实的风格的冲击,于是,出现了众多貌似新颖的作品。由于缺乏丰富的细部线脚及严谨的比例构图,今天的“欧陆风格”常常显得粗制滥造,这些作品往往缺少令人???动的内涵,无法表现其应有的意境。究其原因,除设计者对西方古典建筑知识不足外,还有实施的困难。由于形状、线脚复杂,施工制作困难,只好运用现成部件,而市面上出售者,不少是不符合法式、形状,尺度、比例等都欠妥,再加上组合不符章法,实难具古典之美。阳江不少小洋楼就是待外墙装饰妥当后,再将预制的装饰柱、窗套、山花等安装上去。不少人认为,只要有了这些装饰部件便有了洋味,却不知建筑本身与这些装饰品如果不能恰如其分的融为一体,就象一个欧洲人穿上中山装、戴上瓜皮帽,自称“中国风格”一样,不伦不类。纯粹的西方古典建筑不论对整体与局部的尺度、比例还是形状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各部位有模数关系,强调构图的完整性与主从关系的配合。从整体到局部,每个部位都有头有尾,有主有从,通过系列的比例关系,显示整体与局部、各局部之间的和谐和完善关系。格式是重要组成部分,柱的平面尺度(如柱径)与高度及细部尺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我们应意识到“欧陆风格”在中国盛行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看都是一种错位,此风不可长。   三、欧陆风格溯源   “欧陆风格”的造型基础源自拥有几千年文明结晶的西洋古典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及美学基础,其艺术及美学价值是公认的。“欧陆风格”并不是只有今天才有市场,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对“西洋文明”的模仿曾多次出现,其吸收、模仿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照搬照抄西洋古典形式,原封不动移植;二是中西合璧,有所变异与发展;三是不伦不类,随意拼凑。从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我们看到,从1557年西方文化在澳门大规模登陆,进而在沿海地区发展,随后,西方文化全面进入内地,直到圆明园楼中的西洋楼建筑。西洋楼既然落入了帝王之家,受到君主的青眯,自然也就具有了正统的身份。于是,在各个通商口岸及租界地建筑中,大都以西洋楼体现西方文化。直到今天,当我们注目这些老房子时,仍能够感受到它们的某种动人之处。   四、欧陆风格引发的文化反思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以说法语为荣的时期,表明着某种文化差的存在。“欧陆风格”在中国的盛行,是对千百年来“大一统”中国传统建筑形象的挑战,也表明某种文化位差的存在,一种播化,即所谓的“西洋东渐”。   16世纪以前中华文明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中国在近代的发展滞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西方文明乘机而入,当中国的百官们对西洋人的自鸣钟发出赞叹,平民百姓钟爱“洋布”、“洋火”、“洋钉”……时,我们就不难理解代表西洋建筑的“西洋楼”在中国流行的原因了。   读一读当时的历史,通篇只有两个字“耻辱”,其根源也是两个字“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自然地产生崇洋。当代的中国又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