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docVIP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根据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现阶段“泛珠三角”各省已基本具备了产业转移的各项条件。但在实际的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存在经济体制差异,发展不平衡,利益冲突等等多种制约因素,产业转移并没有出现预期的规模。因此,需要通过经济体制整合,构建产业转移机制,发挥比较优势等措施来促进该地区的产业转移,以达到产业结构的共同优化和升级。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制约因素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总体面积约为20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以上。2007年底,11个省区人口46601万人,约占全国的35.3%;GDP总量为68344亿元人民币,约为8293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区域GDP总量将超过一万亿美元,超过目前加拿大的经??总量;到2020年将达到两万亿美元,超过英国目前的生产水平。由此可见,“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制约,以加工制造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周边省区快速发展下遭遇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优势逐渐丧失,同时由于“泛珠三角”地区以及环渤海圈经济合作地区的高速发展,“泛珠三角”区域面临更多的直接的竞争,而在高新产业和金融服务类产业以及知识信息产业等方面,由于人才和地域以及政策信息的原因,该类产业发展并未得到壮大。因此“泛珠三角”区域面临产业升级以提升地区内经济竞争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难题。      一、“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两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选择应基于“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的原则,选择机会成本较少的产业进行生产和发展,而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应根据各自不同的要素禀赋选择产业发展,价格水平的差异将使要素禀赋条件发生变化,导致资源要素的流动,并最终在各地区形成均等的投资利润率和要素回报率,从而带动不同地区的经济得到良性发展。从本质上而言,两个理论都着眼于优势生产要素,着眼于生产成本的比较,认为每一个地区应根据自身优势要素情况,选择与优势要素相匹配的产业进行发展。   从泛珠三角区域内的高梯度区特别是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历程来看,珠三角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要素推动,是建立在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然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固守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将使珠三角产业处于从属和被动的不利地位,极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在完成了必要的资本和技术积累之后,应当适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腾出空间来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结构水平的高度化。此外,随着珠三角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大量中小企业集中于一个地区,必然推动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诸如地价上涨、劳务成本提高以及资源匮乏、能源价格过高等。不论是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还是从要素成本上升的外在压力来看,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有必要适时向腹地转移,以实现本地产业升级,获得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可行性   1、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泛珠三角经济区中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极明显的高低差异,这种差异是产业梯度转移的基础。广东的经济总量以绝对优势高于其他省区,在2007年达到了25968.55亿元,是GDP最低的贵州的10倍以上。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显示,广东、福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远超过其他内地省区,达到了20000元以上,其余七省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又属西南四省区为最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人均GDP分别仅为广东的37.66%、36.47%、31.92%和20.48%。泛珠三角经济圈内各省区经济实力有着明显的层次分布:广东、福建人均收入高,经济实力雄厚,为第一层次;湖南、海南为第二层次,经济发达程度不如上一层次,但有比较健全的工业体系支撑;江西、广西、云南、四川、贵州为第三层次,西南地区经济发展长期缓慢,也是全国最为落后的欠发达地区。   2、生产要素禀赋互补性。西南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而作为改革开放前瞻阵地的广东则有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泛珠三角区域内存在很强的互补性。(1)从劳动力和平均工资来看。2006年西南四省区人口占整个泛珠地区的46.5%,其中仅四川就拥有8169万人口,其中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供利用,而珠三角等地区自2004年起开始出现“民工荒”,据不完全统计,整个珠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劳动力缺口达200万人;以广东和湖南为例来说明工资差异,2007年广东全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854.99亿元,比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